韦一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窗外霓虹闪烁,映照在他紧锁的眉间。
林婉儿关切的电话一次次响起,却如同一根根细针,刺痛着他本就焦躁的神经。
他烦躁地挂断电话,将手机扔到一旁。
硬碰硬行不通,那就迂回包抄。
他想起白天在街边小餐馆看到的那一幕:简陋的戏台上,当地艺人的民间表演,却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那种源自于本土文化的热情与活力,或许正是他需要的突破口。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形。
他抓起电话,“吴翻译,明天一早,陪我去一趟……”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地名。
第二天,韦一笑开始了他的新策略——从民间文化交流入手。
然而,现实远比他想象的残酷。
他组织的小型文化交流活动,参与者寥寥无几,场面冷清得令人尴尬。
吴翻译在一旁唉声叹气,满面愁容,翻译的语句也磕磕绊绊,更增添了韦一笑的烦闷。
与此同时,汤姆的电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将他最后的希望击碎。
“韦,我等不了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只能退出合作。”汤姆的声音低沉而疲惫,却字字如刀,狠狠地扎在韦一笑的心上。
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大卫那边依旧不松口,如同铁板一块,而艾米则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随时准备扑上来撕咬他。
就在韦一笑几乎绝望之际,他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一直默默地站在人群边缘,观察着这一切。
年轻人衣着朴素,眼神中却闪烁着某种异样的光芒。
韦一笑心中一动,缓缓地向年轻人走去……
“你对我的活动,有什么看法?”
韦一笑走到年轻人面前,一股不同寻常的锐利眼神让年轻人微微一怔。
这眼神并非审视,更像是某种期盼,一种在茫茫沙漠中渴望找到绿洲的期盼。
年轻人略带腼腆地开口,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说道:“我觉得…很有意思,但是…”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不够…接地气。”
年轻人名叫阿哲,是当地一个热爱艺术的大学生。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韦一笑活动的症结所在: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当地文化的精髓。
韦一笑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刻与阿哲深入交谈起来。
阿哲对当地文化、风俗、艺术形式了如指掌,并对韦一笑的活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与此同时,艾米果然如预料般,在得知韦一笑的新策略后,大肆嘲讽。
她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将韦一笑的努力形容为垂死挣扎,并预测他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失败,灰溜溜地滚回香港。
这篇文章迅速传播开来,给韦一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甚至连汤姆都打来电话,劝他放弃。
远在香港的林婉儿心急如焚,她四处托人想办法,希望能尽快出国去陪伴韦一笑,为他分担一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