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支书看出来朱森林的疑惑,他轻轻拉了拉朱森林的衣服,示意他先把眼前事应付好,可不能让李副镇长在这冷了场,丢了面子。
朱森林立刻从善如流,配合李副镇长走完了表彰的那一套流程,领了一副“惩奸除恶,见义勇为”的锦旗,和一个装有100块钱奖金的信封。最后李副镇长还发表了即兴讲话,讲了些上头关于打击车匪路霸的最新指示,号召大家向朱森林学习,鼓励大家遇到车匪路霸时,能够勇敢的站出来等等。
等到李副镇长讲完话,朱森林才大致搞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国家在春节前夕突然出手,发出了严厉打击各地车匪路霸,确保营商环境安全有序的指示。各地纷纷行动起来,江北省更是发出了对车匪路霸不仅打死无罪,还要大肆表彰的通知,完全一副不彻底剿灭车匪路霸誓不罢休的坚定态度。甚至将之前勇擒六名车匪的朱森林、曲大伟、陈宝金等人列为典型,大力宣传。这才有了刚刚那一幕。经此一事,朱森林金林商行的名气愈加大了,生意更是比以往好了很多。当然这是后话了。
朱见宇得知此事后,立刻就明白是张立天已经在落实计划了。他本想着张立天应该会在年后着手安排这件事情,可没想到他在年前就出手了。现在的局面也正如朱见宇预料的一样,国际友人在前往内陆城市考察市场环境途中遭遇抢劫,严重破坏了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营造的良好氛围,甚至在国际社会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些车匪路霸的猖獗让伟人震怒,国家相关部门顿时紧张有序的转动起来。在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任何与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都将如同挡车的螳螂一样,最终被碾的粉碎。原本在1996年才会发生的严厉打击车匪路霸因此也提前到了1992年春节。至此,朱见宇完成老鬼安排的任务,让陈奇峰等人接受法律的制裁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心理年龄近百岁的朱见宇虽说不再和村里的其他小孩整天混在一块打枪放炮了,可是在他记忆中的童年再一次与现实重叠,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再去看当时的春节,那种浓浓的年味是后来再也感受不到的了。所以他很享受,踩着小路上的薄雪,闻着烟花爆竹的硝烟味,偶尔也到河里的冰面上重温一下童年,这些是真的感受一场,经历一次就会变得少一次了。几年以后因为全球气温变暖,一些狗屁倒灶的专家会建议禁燃烟花爆竹,同样是因为气温变暖,天江县再少有冬季下雪的时候了,更别说河里的冰面能走人了。这些都将成为历史,只留在记忆之中慢慢变得模糊。
眨眼之间,四天时间就过去了,忙碌了一个上午的朱森林两口子一回家就开始卤菜炸圆子,好在朱森湖已经帮哥嫂打好了饼子,蒸好了馒头,都已经送过来了。中午的团年饭是在朱家祖宅,也就是朱森湖那边吃的,朱见宇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姑,再加上朱见康,朱见孟和堂弟朱见庆,一共十一口子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团完了年。因为有大年初一到初三不能洗衣洗澡扫地除垢的习俗,一大家子又到朱森林家帮忙搞大扫除。
晚上就在朱森林家里团了年,朱森林和朱森湖兄弟两要去给已故先人上坟,请他们回家过年。之后便是十余口子围在朱森林家的黑白电视机前看起了春晚。一家人有说有笑,放下了一年来的所有辛苦劳累,其乐融融的在《难忘今宵》动听的旋律里,带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放了俗称迎新炮的新年的第一挂鞭炮。初一早上开门还要放一挂鞭炮,称之为开门炮。
从初一开始就要开始挨家挨户拜年了。前两天去哪家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初一是给本家前辈拜年,初二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初三以后就不是太讲究了,一般大家商量好就成。这里还有一个规矩,如果说哪家亲戚在过去的一年里家里做了白事,初一这天就得先过去拜年了,死者为大嘛。
初一一大早朱见宇拖着朱见康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去了,朱见康两岁半了,自己走路也慢慢熟悉了起来。朱见宇嫌他走得慢,连拖带拽就这么过去了。好在爷爷奶奶跟叔叔朱森湖住在一起的,离的并不远。见到爷爷奶奶,朱见宇扑通一下就跪了下去,轻轻磕了个头,嘴里说着拜年的吉祥话。朱见康有样学样,也给二老靠头拜年,兄弟两各从爷爷奶奶手中接过一张两元的纸币,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在江北省,过年还有个习俗——舞龙灯,划彩龙船。一般就在初一那天,他们会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唱贺新年词,主家也会包个红包当做彩头。一般来说舞龙灯和划彩龙船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原因是聚在他们后面的小孩子会越来越多。
那时候拜年,也就是一包白糖,一封酥饼,都拿红纸包起来,图个喜庆,条件稍好的还会提上一瓶水果罐头。酥饼就是家家户户自己打的饼子,可不像是现在找个超市,随便拧上两提子饮料饼干之类的就解决了。
初五这天,也就是2月8日,朱森林两口子正在商行里忙活。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两口子也没在意,毕竟过年期间这种情况正常得很。可没料到声音越来越近,敲锣打鼓的人竟直奔商行而来。
到了门口,锣鼓声才停了下来。一个中年模样的人在村支书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小朱,这是镇上的李副镇长,今天来给你送锦旗来了!”刘支书咧着嘴对朱森林说道。
朱森林满头雾水,送什么锦旗?我又没做什么好人好事。他一时竟忘了接话。
倒是那个李副镇长爽朗的一笑,“哈哈哈,看看我们小朱同志的觉悟,惩奸除恶不声张,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啊!”
门口的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一会就把商行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朱森林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还没搞明白这个李副镇长说的什么事。
“今年7月份的时候,你们从江城回来路上是不是遇到车匪路霸了?”李副镇长看出来了朱森林还迷糊着呢。“本来那个时候就该表彰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给耽误了,一直拖到现在才落实。”
这下子朱森林想起来了,这事都过去大半年了,他搞不清楚政府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搞个什么表彰。他狐疑的看了李副镇长和刘支书一眼。至于他们怎么会找到自己,朱森林并不意外,当时把几个劫匪送到派出所的时候,他们是做了笔录留了个人信息的。
刘支书看出来朱森林的疑惑,他轻轻拉了拉朱森林的衣服,示意他先把眼前事应付好,可不能让李副镇长在这冷了场,丢了面子。
朱森林立刻从善如流,配合李副镇长走完了表彰的那一套流程,领了一副“惩奸除恶,见义勇为”的锦旗,和一个装有100块钱奖金的信封。最后李副镇长还发表了即兴讲话,讲了些上头关于打击车匪路霸的最新指示,号召大家向朱森林学习,鼓励大家遇到车匪路霸时,能够勇敢的站出来等等。
等到李副镇长讲完话,朱森林才大致搞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国家在春节前夕突然出手,发出了严厉打击各地车匪路霸,确保营商环境安全有序的指示。各地纷纷行动起来,江北省更是发出了对车匪路霸不仅打死无罪,还要大肆表彰的通知,完全一副不彻底剿灭车匪路霸誓不罢休的坚定态度。甚至将之前勇擒六名车匪的朱森林、曲大伟、陈宝金等人列为典型,大力宣传。这才有了刚刚那一幕。经此一事,朱森林金林商行的名气愈加大了,生意更是比以往好了很多。当然这是后话了。
朱见宇得知此事后,立刻就明白是张立天已经在落实计划了。他本想着张立天应该会在年后着手安排这件事情,可没想到他在年前就出手了。现在的局面也正如朱见宇预料的一样,国际友人在前往内陆城市考察市场环境途中遭遇抢劫,严重破坏了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营造的良好氛围,甚至在国际社会都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这些车匪路霸的猖獗让伟人震怒,国家相关部门顿时紧张有序的转动起来。在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任何与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都将如同挡车的螳螂一样,最终被碾的粉碎。原本在1996年才会发生的严厉打击车匪路霸因此也提前到了1992年春节。至此,朱见宇完成老鬼安排的任务,让陈奇峰等人接受法律的制裁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心理年龄近百岁的朱见宇虽说不再和村里的其他小孩整天混在一块打枪放炮了,可是在他记忆中的童年再一次与现实重叠,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再去看当时的春节,那种浓浓的年味是后来再也感受不到的了。所以他很享受,踩着小路上的薄雪,闻着烟花爆竹的硝烟味,偶尔也到河里的冰面上重温一下童年,这些是真的感受一场,经历一次就会变得少一次了。几年以后因为全球气温变暖,一些狗屁倒灶的专家会建议禁燃烟花爆竹,同样是因为气温变暖,天江县再少有冬季下雪的时候了,更别说河里的冰面能走人了。这些都将成为历史,只留在记忆之中慢慢变得模糊。
眨眼之间,四天时间就过去了,忙碌了一个上午的朱森林两口子一回家就开始卤菜炸圆子,好在朱森湖已经帮哥嫂打好了饼子,蒸好了馒头,都已经送过来了。中午的团年饭是在朱家祖宅,也就是朱森湖那边吃的,朱见宇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姑,再加上朱见康,朱见孟和堂弟朱见庆,一共十一口子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团完了年。因为有大年初一到初三不能洗衣洗澡扫地除垢的习俗,一大家子又到朱森林家帮忙搞大扫除。
晚上就在朱森林家里团了年,朱森林和朱森湖兄弟两要去给已故先人上坟,请他们回家过年。之后便是十余口子围在朱森林家的黑白电视机前看起了春晚。一家人有说有笑,放下了一年来的所有辛苦劳累,其乐融融的在《难忘今宵》动听的旋律里,带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放了俗称迎新炮的新年的第一挂鞭炮。初一早上开门还要放一挂鞭炮,称之为开门炮。
从初一开始就要开始挨家挨户拜年了。前两天去哪家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初一是给本家前辈拜年,初二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初三以后就不是太讲究了,一般大家商量好就成。这里还有一个规矩,如果说哪家亲戚在过去的一年里家里做了白事,初一这天就得先过去拜年了,死者为大嘛。
初一一大早朱见宇拖着朱见康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去了,朱见康两岁半了,自己走路也慢慢熟悉了起来。朱见宇嫌他走得慢,连拖带拽就这么过去了。好在爷爷奶奶跟叔叔朱森湖住在一起的,离的并不远。见到爷爷奶奶,朱见宇扑通一下就跪了下去,轻轻磕了个头,嘴里说着拜年的吉祥话。朱见康有样学样,也给二老靠头拜年,兄弟两各从爷爷奶奶手中接过一张两元的纸币,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在江北省,过年还有个习俗——舞龙灯,划彩龙船。一般就在初一那天,他们会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唱贺新年词,主家也会包个红包当做彩头。一般来说舞龙灯和划彩龙船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原因是聚在他们后面的小孩子会越来越多。
那时候拜年,也就是一包白糖,一封酥饼,都拿红纸包起来,图个喜庆,条件稍好的还会提上一瓶水果罐头。酥饼就是家家户户自己打的饼子,可不像是现在找个超市,随便拧上两提子饮料饼干之类的就解决了。
初五这天,也就是2月8日,朱森林两口子正在商行里忙活。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两口子也没在意,毕竟过年期间这种情况正常得很。可没料到声音越来越近,敲锣打鼓的人竟直奔商行而来。
到了门口,锣鼓声才停了下来。一个中年模样的人在村支书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小朱,这是镇上的李副镇长,今天来给你送锦旗来了!”刘支书咧着嘴对朱森林说道。
朱森林满头雾水,送什么锦旗?我又没做什么好人好事。他一时竟忘了接话。
倒是那个李副镇长爽朗的一笑,“哈哈哈,看看我们小朱同志的觉悟,惩奸除恶不声张,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啊!”
门口的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一会就把商行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