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约婚夫妇哪个译本好 > 第二十七章(第1页)

第二十七章(第1页)

我们曾不止一次提到过当时为争夺温琴佐·贡札加公爵二世封地所爆发的残酷的战争,但每次都是匆匆地涉及,因而总是粗略地一带而过。如今为了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故事,我们便要对这些事进行更加详细地描写。只要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些事,但是,我们也假设了一番:也许只是一些毫无学识的人在读我们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此为那些需要了解此事的人尽可能详尽地描述一下,也并无不恰当之处。

我们曾经说过,贡札加一世公爵逝世以后,他的幼子卡洛·贡札加此前已经移居法兰西,执掌着法兰西中部城市内韦斯和莱特尔两处公爵封地,如今返回意大利,先是接管了曼图亚,接着又掌握了蒙费拉托。由于匆忙,我们当时没有多费笔墨予以细说。西班牙王室已经决定不惜任何代价要把这位新君主逐出曼图亚和蒙费拉托这两块封地。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些合适的理由,因为无缘无故发动的战争将被视为非正义战争。因此,马德里王室宣布支持瓜斯塔拉君王费兰特·贡札加入主曼图亚,支持萨沃依公爵卡洛·埃马努埃莱和洛林女公爵遗孀玛格丽塔·贡札加入主蒙费拉托。贡扎罗总督出生于将帅门第,曾参加弗兰德斯之战,现在他极其渴望在意大利指挥一场战争,他的情绪也许比任何人都要激昂,巴不得战争马上打响。就在这个时候,他按自己的方式理解西班牙王室的意图,并在王室的命令下达之前,便就攻占和瓜分蒙费拉托的事宜同萨沃依公爵缔结了条约,然后轻而易举地让西班牙王国大臣奥利瓦列斯伯爵大公签了字,并使他相信,蒙费拉托的首府卡萨莱按照条约的规定,应归西班牙王室所有,它虽然防卫极为坚固,但攻占起来易如反掌。然而,他又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声明,一旦攻占此地,在拥有曼图亚大公国的日耳曼国王的旨意下达之前,他仅仅履行代管的职责。日耳曼国王部分受他人影响,部分出于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拒绝为刚掌管了曼图亚和蒙费拉托的新君主举行封地仪式,并且命令,凡有争议的领地统统由他暂时管辖,待他听取争议双方的申诉之后,再把领地划给最理应拥有它们的一方。那位内韦斯的新君主自然不愿意服从这一决定。

然而,这位新君主也有一些身份显赫的朋友,例如黎塞留的红衣主教,威尼斯共和国的权贵们以及教皇乌尔班八世。但此时红衣主教大人正忙于同英国交战,正围攻拉罗谢尔,再加之王后一行人从中作梗(王后玛利亚·梅迪奇因为某种缘故同内韦斯家族不和),所以红衣主教也只能口头上作些许诺。只要法国军队不首先入主意大利,威尼斯人是不会介入此事的,他们甚至都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们在暗地里尽其所能地帮助这位公爵的同时,又视事态的发展,不时地向西班牙王室和米兰总督提出或温和或具有威胁性的抗议、提议和规劝。而教皇乌尔班八世则把内韦斯公爵推荐给自己的朋友们,并在公爵的对手面前为他说情,还提出各种和解的方案,但就是不肯派兵作战。

这样,贡扎罗和他进攻的同盟者便信心十足地展开他们预谋的行动。萨沃依大公卡洛·埃马努埃莱进攻蒙费拉托;贡扎罗则雄心勃勃地围攻卡萨莱。但此番进攻并没有如贡扎罗所愿给他带来满足感,因为“切莫把战争想象成一朵不带刺的玫瑰花”。西班牙王室没有照他要求的那样提供足够的支援;而他的同盟者的援助又过于积极了些,也就是说,在得到自己的那份战利品后,他的盟友又开始把本该属于西班牙王室的那部分战果一点点地据为己有。贡扎罗愤怒无比,但是,他又担心如果他稍有发作,那位骁勇善战而又老奸巨猾、工于心计的公爵会突然倒戈,投靠法兰西,因此,对这件事他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气吞声,装出一副很满意的样子。围攻卡萨莱进行得很不顺利,旷日持久,久攻不下,而且有时还不得不后退。这一方面是由于被围攻者沉着应对,意志坚定,而且不屈不挠;另一方面是由于围攻一方兵力不足,而且据某个史学家称,贡扎罗这次在指挥上也出现了不少失误之处。

但愿这一切都是真实可信的,我们甚至倾向于希望,实际情形正是这样,如果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死亡和伤残的人员将大为减少,卡萨莱民房的毁坏也将大为减少,那我们将感到由衷的欣慰。就在这紧要关头,传来了米兰发生骚乱的消息,于是贡扎罗立刻亲自赶赴米兰。

在下属呈送给他的报告中,提到了伦佐的反叛和逃跑,也提及了抓捕他的真实原因和一些虚构的因素,报告还提到此人如今已藏身于贝加莫。这一情况引起了贡扎罗的注意。他还从别处获知米兰的暴乱使威尼斯人幸灾乐祸,他们认为贡扎罗会因此放弃对卡萨莱的围攻,他们还揣测他对此感到失望和焦虑,他们甚至还想到,在这骚乱不久后,就会传来他们翘首期盼但令贡扎罗十分惶恐不安的消息:拉罗谢尔已经投降了。由于那些权贵们对他的事业持有如此态度,作为一个男子汉又身为政治家的他感到十分恼怒,他想尽一切办法使他们觉悟,让他们相信他并没有失去以前的勇气,因为仅仅说一句“我不怕”相当于什么也没有说。最好的策略便是表现出一副愤怒的样子,因此,当威尼斯大臣以向他致意来窥视他的表情和动作的时候,贡扎罗只是轻微地谈了一下那场骚乱,让他们误认为他已经补救了一切。然后他就伦佐的自身问题抱怨了一下,而读者已经对这事的经过和结果有所了解。从那以后,他便不再注意这些琐事,对于他来说,这件事已经结束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回到了卡萨莱的战场,但不论他在哪里,似乎头脑里总是装满了各种不同的事。当他收到关于伦佐一事的答复时,他抬起头摇了摇,像是一只寻找桑叶的蚕,他仔细想了一会儿,却只能在头脑里搜寻到源于此事的一个影子,尽管想起了当时的情况,但却还是只能模糊地想起那个人,并且这种印象持续的时间也非常短。从那以后,他便忙于别的事情,就没有再考虑伦佐这件事了。

但是,伦佐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很少的信息,怎么也想不到如此好心肠的贡扎罗先生对于此事确是如此漠不关心,但在那一段时间里,除了努力把自己隐藏起来之外他再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或更准确地说,他根本就不关心别的事情。我们可以想象他是多么迫切地想要将自己的消息告诉那两个女人,也是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关于她们的消息。但是他却面临着两大问题。第一,由于他不会写字,从广义上来说甚至连读都不会,因此他必须得找一个他信得过的人帮他写信。也许我们的读者还记得,当初“吹毛求疵”博士问及他这个问题时,他回答说他识字。事实上,这并不是吹嘘,也不是正如他们说的虚张声势,因为,如果花点时间,他还是能够读一些印刷文字,然而,写字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他便不得不让第三个人知道有关他的事以及他故意有所保留的秘密了。当时,要找到一个信得过的能写字的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一个他没有熟人的地方。第二,他必须找到一个送信人,一个正打算去那个地方又愿意为他带信的人,然而,要找到一个符合这样条件的人也非易事。

最后,经过一番寻找,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帮他写信的人,但是他又不知道这两个女人是否还在蒙扎,因此他认为最好是把给阿格尼丝的信附在给克里斯托福罗神甫的信中。此外,写信人还担负着送信的使命,最后他把信交给了一个要路过佩斯卡莱尼科的人,然后此人又把信交到了距修道院不远处的路边的一个小旅馆老板的手上,最后,他把信送到了修道院,但后来的事便不得而知了。由于迟迟没有任何回音,伦佐又找人写了第二封信,信的内容与第一封类似,他把这封信附在一封写给他在莱科的某个远亲的信里。他还找到了另一个送信人。这一次,送信人终于把这封信送到了阿格尼丝的手中。她急忙跑到马贾尼科,让她的表兄阿莱西奥给她读这封信,并让他解释了信的含义所在。她和表兄商量着该如何回复伦佐,阿莱西奥将内容记录下来,写了一封回信,并找到方法把信送到了安东尼奥·里沃尔塔居住的地方。然而,这一切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发展迅速。伦佐收到回信后,又急忙找人写了一封回信。总之,他们双方就开始书信来往,这种来往算不上频繁也不是特别有规律。

为了对他们之间的通信有个大致的认识,需要稍稍了解一下,这样的事情在那个年头,甚至时至今日,是怎样进行的:因为我觉得,在这一方面只有微小的变化,或者说没有任何变化。

不会写信的农民在需要写信的时候,便会去找一个会写字的人为他写信,而他们所找之人都是那些与他们地位相当的人,因为要是找其他人,他们会感到惭愧或感觉不够放心。他们将过去的事按时间顺序清楚明了地让写信人写下来,并以同样的方式告诉他要表达的想法。写信人理解其中一部分,有一部分不能理解,于是便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他们稍作修改,然后说“都交给我吧”。于是便提起笔,尽其所能地把他所接收到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在写的过程中,他还按照自己的方法稍微做一些修改,简写一些内容,甚至有时还删减了部分内容。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比邻居懂得多的人总不愿意成为他人手中的一个工具,因此,一旦他插手别人的事,他便会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除此之外,那些能够读书写字之人并不会把请他写信的人想表达的全部写出来。不仅如此,有时候他写的完全是另一回事。确实,就连我们这些写书出版的人也会有这样的情况。

当将用这种方式写成的信件送达收信人的手中时,不识字的收信人便会将信件交给本村一个有学识的人,请他读并讲解给自己听。不过,在理解信的内容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因为当事人很清楚事情的原委,信中的这句或那句话是这种意思,可读信的人则依据自己撰写书信的经验,认定它们是另一种意思。最后,不识字的人只好听信识字之人的意见,并请他代为回信。这封回信也按照相似的方式写好,同样又会遇到类似的解读问题。此外,要是信中之事是极为敏感的话题,或者是涉及某些秘密而又不想让第三者知道,因害怕信件会丢失的话,人们便会故意不将事情讲清楚。要是这样的话,通信虽说继续着,但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就好比两位哲学家就抽象的变迁理论争论了长达四小时之久的情形一般。我们无意将这种情形同如今的现实相比,要不然我们就要遭到友善的责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