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李承乾自废太子去西域的 > 兴办学堂(第4页)

兴办学堂(第4页)

然而,因材施教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先生对此不太理解,认为应该统一教学。

“太子,这样做会不会打乱教学秩序?”一位先生问道。

李承乾耐心解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引导。”

为了让先生们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李承乾还组织了多次研讨。

“我们要多观察孩子们,了解他们的兴趣和优势。”李承乾在研讨会上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一次,皇宫里举办才艺展示,西山学堂的孩子们大放异彩。

小女孩朗诵的诗词赢得了阵阵掌声,小男孩制作的精巧手工让众人赞叹不已。

“这都是太子殿下因材施教的功劳啊!”人们纷纷称赞。

消息传到了宫中,皇帝也对李承乾的做法表示赞赏。

“乾儿,你做得很好,为大唐培养了人才。”皇帝说道。

李承乾恭敬地回答:“儿臣只是尽了一份力,希望能让孩子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但这也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嫉妒。

“哼,李承乾不过是在作秀,想博得父皇的欢心。”魏王李泰说道。

而李承乾并不在意这些闲言碎语,依然专注于学堂的发展。

“只要孩子们能受益,其他的都不重要。”李承乾对身边的亲信说道。

春去秋来,到了丰收的季节。西山的田野里一片金黄,麦浪滚滚,人们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学堂里的孩子们也暂时放下了书本,跟着大人们一起参与到丰收的劳作中。

“哇,今年的收成可真好啊!”一个孩子兴奋地喊道。

“是呀,这都是大家辛勤劳作的成果。”另一个孩子回应道。

李承乾也来到了田间,看着这丰收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太子殿下,多亏了您的学堂,让孩子们懂事多了,干活也更卖力了。”一位老农说道。

李承乾摆摆手:“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这时,一个官员匆匆赶来。

“太子,京城传来消息,陛下对西山的丰收很是满意,要嘉奖您呢。”官员说道。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说道:“这都是百姓们的功劳,我不敢居功。”

回到学堂,先生给孩子们讲起了丰收的意义。

“孩子们,丰收不仅是粮食的收获,更是我们努力和付出的回报。”先生说道。

孩子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

夜晚,李承乾在房中思考着未来的规划。

“如今西山丰收,粮食充足,接下来可以发展一些手工艺,让百姓们多些收入来源。或许可以开设纺织作坊,让妇女们也能发挥作用。”李承乾自言自语道。

“还要修建更好的道路,方便货物运输。”他边踱步边思索。

“再建几个集市,促进贸易往来,让西山的物产能够流通出去。”李承乾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只是这都需要不少人力和财力,得好好筹划一番。”他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