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狸猫看见元曜,突然一跃而起,从瘦尼姑怀里跳下地,一溜烟跑出了凌霄庵。
元曜急忙追去,“玉鬼公主!等等小生!”
胖尼姑和瘦尼姑站在原地,面面相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花狸猫跑出凌霄庵,来到了树林里,元曜追到了树林里。花狸猫藏在一棵大榕树后,露出一双眼睛,远远地望着元曜,“元……元公子?”
元曜停在榕树前,因为奔跑而上气不接下气,“正是……小……小生……”
花狸猫缩回了头,过了一会儿,才又探出头来,原本蓬乱的猫毛顺滑了许多,大眼睛十分明亮,它羞怯地道:“元公子来凌霄庵做什么?”
元曜答道:“快到重阳节了,小生来看看玉鬼公主,顺便给公主送茱萸香囊和重阳糕。之前的事情是一场误会,小生从未讨厌玉鬼公主,还得多谢公主从玉面狸的爪下救了小生一命。”
花狸猫一下子愣住。
元曜奇怪,道:“玉鬼公主,你怎么了?”
花狸猫突然一跃而起,化作一只猛虎大小的猞猁,身姿矫健,威风凛凛。猞猁仰天狂吼一声,兴奋地狂奔而去,“哈哈,太高兴了!太高兴了!元公子没有讨厌玉鬼,还给玉鬼送来了茱萸香囊和重阳糕!哈哈哈哈——”
猞猁一吼,回声荡漾,森林中鸟兽皆惊,元曜更是吓得双腿发抖,牙齿打战。
猞猁飞奔远去,它以狂奔来表达心中的高兴和激动,它奔过之处,不时惊起一群飞鸟,吓跑几只野兽。
元曜站在原地,遥望远处鸟兽飞逃,心中发苦,“玉鬼公主,香囊和重阳糕你还没有拿呢……”
元曜叹了一口气,他就知道玉鬼公主是不会听完他的话的。他等了一会儿,不见猞猁回来,就把重阳糕和香囊放在大榕树旁,下山去王维家了。
山掩草居,黄花满径。元曜来到王维的别院时,已经是下午了,王维正坐在院子中饮酒写诗,神色愉快。见元曜来访,他十分高兴,起身相迎,“轩之,我正想起你,你就来了。”
元曜随王维在石桌边坐下,“小生也一直记挂着摩诘。过些日子就是重阳了,小生来给摩诘送一些重阳糕。”
王维道:“轩之怎么一个人?白姬姑娘没有一起来吗?”
元曜道:“白姬最近卖出了一幅古画,有些事情缠身,不方便离开缥缈阁。不过,她说重阳节时会抽空来郊外登高踏秋,到时候再来叨扰摩诘。对了,白姬做了一个茱萸香囊,让小生送来给摩诘,说是辟邪保平安之物,请摩诘佩戴在身上。”
王维接过茱萸香囊,笑道:“有劳白姬姑娘费心了。请轩之替我表达感谢之意。”
元曜看见王维在写诗,伸手拿过了他面前的纸,上面写着一些零散的句子:“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元曜笑道:“还是桃源诗?”
王维点头,“是,最近常和五柳先生促膝长谈,心有所悟。”
元曜问道:“陶先生还常来吗?”
“他每晚都会来。”王维道,他叹了一口气,“如果,他能永远都在就好了。”
“什么意思?”
王维有些悲伤,“我对先生十分倾慕,希望能够永远与他相交。我问他是否会一直都在,他说他不会一直存在,等桃核墨用完之后,他就会消失了。”
元曜道:“桃核墨用完,陶先生就没有栖灵之所了。”
王维道:“对。所以,我现在很珍惜地使用桃核墨,一想到先生迟早会离去,我就觉得悲伤。无论如何,我希望在他离去之前,能够找到桃源乡,让他去看一看。”
元曜道:“摩诘的心意很好。可是,上哪里才能找到桃源乡呢?”
王维叹了一口气,沉默不语。
因为天色已晚,元曜无法赶回缥缈阁,就留宿在王维的别院中。
淡月黄昏,凉风初起。书房中燃起了一点灯火,王维、元曜坐在木案边,地上有一炉火,几坛菊花酒。王维在砚台中研开了桃核墨,陶渊明又出现了,他还是一身广袖舒袍,清雅端方。元曜和陶渊明见过礼,三人围坐在炉火边闲谈。
王维珍惜地收起剩余的桃核墨,用锦帕细心地包好,放在一个木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