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百科 > 第465部分(第2页)

第465部分(第2页)

有了黄金,就有战舰。

虽然英国人对卖给一个异教徒国家大型战舰有很有些疑虑,但张守仁显然还是赌对了。

这当口的英国人连印度都是刚刚插进一脚,马六甲在葡萄牙人手里,澳门也是在葡萄牙人手里,在几十年后,英国人考虑过在中国打下一个落脚点,此前考虑过澎湖,被荷兰人赶走,清初时,曾经多次进攻澳门,都被葡萄牙人用炮台顶了回去,这年头的炮舰遇到固定炮台还是很吃力的,英国人撞了一鼻子灰,后来一直到与中国人的贸易额一直超量逆差时,才派了大规模的使团到中国来,企图用珍尼机织的布来打开中国市场,卖给中国人钟表,用来弥被贸易逆差。

当时的中国是大一统状态,还有表面上的文明帝国的落日余辉,不过使团一至,纸糊的到底就是纸糊的,被人一眼便看穿了端底。

乾隆还在十全武功里陶醉时,英国这个他眼中的英夷小国已经在打中国的主意,而在几十年后,鸦片战争就开始了。

而在此时,英国对东亚这边没有大的贸易利润,也没有殖民落脚点,所以没有太多的野心,没有野心,也就没有利益冲突,而张守仁的金元可是硬通货,加上郑家的关系,英国也得考虑东印度公司不能竖敌太多……现阶段的不列颠海军最大的敌人是海上马车夫,在和荷兰苦战几十年后,英国人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拥有无可争议的海上霸权,现在,还早的很呢。

有钱赚,一切藩篱就不存在了。

从十四年接单开始造船,到十五年夏天时,船只从英国陆续驶来。

当时从欧洲到中国需要不短于半年的时间,广宁舰抵达浮山港口时已经是八月,到现在,接船下来不过一个月。

但一个月的时间也是足够了。

送船过来的英国佬们原本有十足的傲气,毕竟这个时代欧洲已经开始大航海时代超过百年了,整个世界已经在他们的脚下,整个南美已经被占据,南美的黄金和特产源源不断的供应欧洲,欧洲已经从蒙昧的中世纪走了出来,不论是贵族还是民间都十分富裕,原本阴冷潮湿食物不足的中世纪已经成了回忆中的事情,白人的傲气和自信已经开始膨胀,他们已经确信,自己确实是天之选民,是上帝的宠儿,而异教徒都是野蛮人,是上帝的弃儿,不配拥有财富和文明。

在这个时代,南美被占,非洲也开始被殖民和贩卖黑奴的历程,北美也有大量的殖民者了,而亚洲的南亚被英国殖民,东南亚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天下,整个亚洲,只有日本和朝鲜,还有中国等寥寥无已的国家未被殖民,而包括越南缅甸在内的国家,都是有了欧洲人活动的身影,只是这些国家背后毫无例外的有中国的背景存在,所以这些贪婪的殖民者们还不敢随便下手,一直到清朝被凌辱和打跨之后,才渐渐将这些中国的藩属国逐个吞并下去。

在当时的欧洲人心中,中国勉强也能算文明国家,毕竟和那些南美和南亚的猴子们不同,中国人不会用活人祭祀,也不是懒到什么也不穿,只在树下等椰子掉下来的废物,中国人拥有中央政府,有先进的科举和文官制度,有辉煌和久远的文化,有组织完备的军队,也有火器和水师船队,人民文明富足,有礼仪……这一切都被当时的欧洲人传递回去,在欧洲有相当长时间的中国热,直相一直到乾隆之后,才慢慢揭穿。

但承认中国是文明国家的同时,这些高傲的白人又觉得中国武力装备十分落后,并不算是一个海洋国家,特别是中国人的戎克船,小而落后,几乎没有远洋能力,只能走日本海路和往吕宋这两条较近的海道,再远一些,就是当时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来承担,中国船,不行。

民船商船不行,战舰更差,西班牙人扬言三万人能征服中国,主要原因是觉得中国人没有海防,毫无抵抗能力。

他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陆,用娴熟的战术和优良的兵器,横扫中国。

这个计划当然没实施,不过同为欧洲人,英国人当然也是知道的很清楚。

或者在造船的过程中,英国的那些造船的工匠,准备接船的海军军官,水手们,都是在嘲笑着中国人的异响天开。

或者中国佬有制造瓷器和丝制品的天赋,那些见鬼的玩艺确实是好东西,弄的欧洲人神迷不已,从南美搜刮来的财富,被这些精巧的小玩意又带回到了亚洲,每年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令贵族和有识之士心疼不已,但对普通人和下层的民众来说,中国无非就是瓷器的代名词。

在这个时代,中产之家的伦敦人如果能在下午茶时间由女主人端出一套正经的中国瓷器来,那种光彩,能叫主妇自豪好些天。

至于中国人开大型战舰,争雄海上……嗯,这个笑话不错……

等到了登州,看到登州港口成百上千艘商船来往不绝,云帆成片时,英国人的傲气就减少了很多……见鬼的中国人也是和犹太佬一样精明的存在,不知不觉中钱就被中国人给赚去了。

他们一路北上,看到了广州,泉州一带的无数的商船,成千上万的帆船装载着各色的货物,从南中国海一路过来,几乎就没有一天不看到十艘八艘帆船扬帆出海。

对中国,他们从开始的不了解和轻视,一路北上过来,已经足够惊奇。

但一切是在看到浮山水师时,才有了质的改观。

浮山水师已经拥有四百吨到一千二百吨的战舰一百五十八艘,其中六成是自造,四成是来自英国和郑家水师的出产。

郑家的船只已经不算主力舰,主力舰全部以大的城市命名,都是八百吨到一千二百吨之间的巨舰。

按浮山的命名规矩,超过两千吨到三千吨的巨舰以行省命名,张守仁一直期盼有这么一天。

所以浮山坚持自己造舰,哪怕购买更省心省力也是如此。

横亘在英国人眼前的就是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这样的规模在当时的海上强国来说只算是中等,不过放在亚洲来说,已经是庞大巨物。

当时的西班牙在亚洲算是较强大的存在,它的亚洲分舰队整个加起来也就三十艘不到的规模,其中还有不少是三四百吨的中小型战舰,只装配三四十门火炮,已经算老旧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