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参谋处说的有道理。”
“姜参谋是好样的,俺一听就懂是什么意思,没有意见。”
“没意见,没意见!”
虽然是众说纷纭,但所有人都是对姜敏所代表的参谋处的工作赞示了没有保留的赞赏。
到这时,众人也是明白过来,为什么张守仁没有招募文人幕僚,清客相公,用来写书启信件,掌管粮台,参谋勾当军事。
现在看来,用军人为参谋,以制度代替人才,这个路子是走对了。
“好,诸君既然没有意见,我们就照参谋处的预案准备吧!”
张守仁的判断也是和参谋处是一致的,鲁军几乎没有出省做战过,而且前三次清军入境,按现有的记录就是在北直隶一省活动就出塞了,并没有深入。
但既然他的记忆中山东遭遇过劫难,说明这一次清军应该是深入山东,并且就在这一次攻破了济南,掠走了大量人口和金银。
山东是明朝心腹要地,人口多,漕运枢纽和中心,为明帝国源源不断的供血,这一次清军进来,整个北中国大失血,也是给李自成等人在之后的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此要紧的战略要地,鲁军的实力又十分弱小,怪不得清军南下之后,势若破竹,屠戮人民过百万,从此更加藐视明军。
第二百三十一章 许国(3)
以前清军不敢太深入,崇祯十一年到十二年之交的这一次进攻,不仅屡战屡胜,明军的好几个总督战死,宣大镇等强镇边军溃败,入山东后,攻城掠地,十分顺手,兵锋已经出山东省,到达南直隶的边境。
此役给清军助长了很强的信心,使其更知道明国的虚弱,已经有了混元一宇的决心。
后来崇祯十七年甲申之变,清军敢举族南下,山东一役就是重要的原因。
“既然他们敢来,就在山东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好了。”
面对部下们,张守仁扳动自己的指节,把双手卡的咔哒咔哒直响。
所有人都看着他,静静等候着他的命令。
“营务处和中军、仓储处筹备物资。”
“是!”
“参谋处,配合教导队,拟定训练计划。”
“是!”
“全军进入最高警备,随时备战吧!”
这一次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几十人胸腔里发出了类似风箱拉动的声响,接着就是暴雷般的答话声,所有人,包括特务处和军情处在内,都将按战时体制,动员起来。
而所有的武官和士兵,都将在最高等级的战备之下,做着决战前的最后准备。
“诸君努力!”
“愿为大人效力!”
在最后的对答声中,所有的军官都是把双脚一碰,房间中发出了类似门板撞击的声响,在皮靴碰响的声音之中,所有人都是意气风发。
在张守仁的灌输下,军官们也是早就把东虏当成最强劲的假想敌,此时大敌来临,张守仁并没有让大家失望。
无论国家如何,浮山营绝不会龟缩一隅,只管自己的平安。而是要迎头赶上,对着强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