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百科 > 第28部分(第2页)

第28部分(第2页)

就算是武官,加了百户千户衔头的军官也是如此,宁愿不领卫所武官的世田,也是不愿登入军籍,他们的加衔,不过是为了用卫所军衔来确定品级,方便甄别彼此的地位罢了。

至于这种做法带来了指挥上的复杂性和难题,那就不必多加考虑了。

“小人给大人请安,还要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本官来与巡检司对质,路遇伏击,这些是被火铳击毙的凶徒。”

“原来如此,那么,请大人稍候,小人立刻去城中禀报。”

“甚好,辛苦队官了!”

张守仁很客气的抱拳一礼,也算是给足这个队官的面子,在对方跑去报信的时候,他也是向着围拢过来的百姓团团一揖,笑道:“咱们半路遇到这麻烦,不得不还手,现在惊动了各位父老,实在是抱歉了。”

原本城门处弄成这样,确实有不少百姓吓的厉害,对这些军户也是有怨言。不过此时张守仁这般作派,各人的怨气便是消了,都是拱手还揖,示意不妨。

原本是不需如此客气,但张守仁已经决意进驻胶州,毕竟这里的商行更多,油水更大,既然要进入的地方,还是要对当地居民客气些的好。

武力再强,也得要民心不是。

没过一会儿,一脸灰败色的胶州同知就是赶了来,还有州城县治的知县,县丞和典史等人。

“这是怎么回事?”

一看到张守仁,胶州同知就是声调很高的质问起来。

张守仁微笑道:“路遇伏击,我等还击,事实就是如此。”

“死了这么多人,兹事体大,我要彻查!”

“悉听尊便。”

“那么,请张大人和贵属下,先到县里安排的地方去住下好了。”

胶州同知一边说着,一边就是把县丞叫来,吩咐道:“找一个干净院子,请张大人和部下住进去,地方要大,准备好酒菜,不可委屈慢待……辛苦老兄了!”

同知原本是摇头大老爷,意思就是不大管事的闲官。但出现治安案件,也算是他的责权范围,此时这个同知揽事上身,县丞也知道事情有异,官场上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况且这个副千户也没打过交道,县丞转头看知县,见知县微微点头,便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等吩咐完这事,同知便歪着头看那些尸体,他自然也看不出什么来,半响过后,便是向典史吩咐道:“此事就交给老兄了,要好生核查,最好是有人证口供,总之,要查清楚问明白才好!”

第五十四章 软禁(1)

第五十四章软禁

对胶州同知的态度,张守仁是一脸的无所谓。把尸体移交后全体人员就一起进了胶州。

这么一支小小的队伍,在城市的街道上引起的注意就有限了。

这毕竟是一座极大的城池,方圆应该是在九里以上,在大明,一般的县级城池是最少三四里,最大**里,州府城池,是最少**里,最多就是十几二十里了。

象南都和中都凤阳,都是方圆五六十里的大城池,就是常州和镇江等城,也是三十里左右的大型城市了。

胶州城在山东算是一个不错的富裕城市,城池也大,刚刚进城的时候,张守仁用心打量城墙和城头,对这个第一次进入的州城还是满意的。

城墙是三丈高左右,也就是高达十米不到,这个高度也是明朝城墙的普遍高度,比起浮山所的城墙来,高度也是差不多,只是在厚度上,就相差太远了。

在这座用青砖和米浆弥补缝隙的高大城池上,有最少几千个垛口,还有最少几千个用来射箭的箭孔,在城楼下,似乎还有几门不小的火炮被固定在炮位上头。

还有羊马墙,女墙,铺舍和藏兵洞,总之,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这胶州城的防御设施算是很强的了。

其实不仅是胶州如此,整个大明到处都是有这样的城防设施。

明朝的城墙,倒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这是得益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每块城砖上刻字的规矩,不仅是负责造砖的人,包括监督的官员都要在砖石上留下姓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根本就是逃也逃不掉。

再加上朱元璋的严刑酷法的威力,敢来和他叫板的官员和工匠还真是一个没有。

这样的法条给中国留下了几百座十分坚固的城池,其中明代长城一直到抗日战争还发挥着险隘壁垒的军事作用,至于南京和西安这样的大型城市有幸保留了一部份城墙,更是成为民族的瑰宝之一。

只不过,在看到这些防御设施的时候,张守仁也是在轻轻摇头。

城防再好,奈何没有守兵,没有守兵的城墙是毫无用处的。

不管是清军还是农民军,似乎很少有受挫于坚城的记录,这就充分说明,城防的根本□□,还是在于军队,别的只能是辅助罢了。

现在的张守仁已经不是初来贵境什么也不知道的人了,最近这几个月,他几乎每天都阅读各地的邸报,这种类似后世政府公文的东西,除了官员升迁或是辞职,或是革职的新闻之外,就是各地的战报。

官兵在崇祯十年在左良玉的率领下对张献忠打了几次胜仗,同时曹操罗汝才和革左五营这样的实力派都有意投降,李自成在陕西被官兵打败,也是实力大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