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雪白血红剧情分集介绍 > 第11部分(第3页)

第11部分(第3页)

斯大林得到了实惠,欲深深地刺激了一个民族的感情。这是无论开动什么样的宣传机器,也磨灭不了的印记。

10月12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报道:《由东北回家的博爱劳工说红军对中国人民亲如一家》。

“和苏联老大哥会师去!”当年闯关东的老人,几乎个个都怀有这样一种真挚而又热切的感情。宣传教育多少年了,在他们心目中,和“老大哥”的情谊是胜过新生骨肉兄弟的。

在某种意义上,这倒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一些布尔什维克曾坚信德国工人阶级会筑起街垒,开辟国内战场反对希特勒,有点相像。

据说,16军分区被阻沈阳车站,手执转盘枪的苏军士兵抢他们的钢笔、橹子时,一些干部战士就要和“老大哥”干。后来那个著名的“塔山守备英雄团”,曾有个营长,无论什么人和他谈话,做工作,也转变不了他对“老大哥”的看法:什么鸡巴“老大哥”,土匪!

在笔者家乡,有人就因为说了类似的话,1957年被打成“右派”。

注释

⑴伍修权著:《我的历程》,168页。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

⑵山东大学编写组:《中国革命史论文辑要》,1062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

⑶“辰兄”及前面和后面电文中的“友方”,“友人”,都是指的苏军。

⑷“甲乙”即苏军和东北民主联军。

⑸同⑵,925页。

⑹摘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换文》。见《八·一五前后的中国政局》,476页。

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辽沈战役亲历记》编审组编:《辽沈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502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

⑻廖盖隆著:《全国解放战争简史》,175页。

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战史》(初稿)(以下简称《4野战史),)第1册、24页。广州军区司令部印(1960年3月)。

⑽《中国革命史论文辑要》,926页。

⑾《沈阳军区历史资料选编》,163页。

⑿(日〕千里夏光著:《随军慰安妇》,代序,1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⒀中东铁路原为沙俄所建,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1898年动工,1903年全线通车。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本占据。十月革命后,长春以北段由中苏合办,“九。一八”后为日本所占。

⒁⒂(美)江南著:《蒋经国传》,139、140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

⒃(美)埃德温·哈特里奇著:《第四帝国的崛起》,9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

四、且战且退

这是最初的内战,是决定关东命运的举足轻重的搏战。

复杂多变的局势,像局势那样多变而又经常互相矛盾的政策,使这段已经刀镂斧刻写在了黑土地上的历史,某些章节至今还放在抽屉里蒙受灰埃。

最初的结果,是杜聿明的两个军6万多人,把林彪的10多万人,一路赶出山海关、兴城、锦西、锦州、义县、阜新。后来又增加五个军,就把林彪赶出四平、长春,一直赶到松花江北。

有些部队,闯进关东就开始退关东。有时也停下来放一阵枪回头再跑,直跑到人家不追了,才算站住土八路的铁脚板。

几乎所有的关东大中城市名字前面,都曾被冠以“保”字。有的还提出要“像保卫马德里”那样的“保”。结果是保什么丢什么,丢得丧气又泄气。

局势之严峻,有人曾以“有遭遇西路军危险之可能”比喻之。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胜利,就孕育在这难堪的“丢”与“跑”之中。

第8章:“独霸东北”

10月19日,中央在给东北局的电报中说:“国民党已知我党在东北建立武装,因此,他急于派军队及党、政人员到东北和我斗争。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是在庄河、安东之线,然后掌握全东北。⑴”10月23日,又指示东北局:“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⑵王振奎老人听过高岗作报告:“勾子”(即屁股)靠着苏联,只要把脸面前海上陆上几个口子一堵,东北就是我们的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