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教好孩子的方法 > 第8部分(第2页)

第8部分(第2页)

滥用奖励也是一些家长常犯的毛病。大人们常说:“如果你做到什么,我就奖励你什么东西”,“如果你考试达到多少分,我就奖励你什么东西”这样拿奖励来纠正孩子的错误,或者拿奖励激励孩子进步的方法,实际上是对孩子的贿赂,是非常错误的教育方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培养了孩子懒惰和不正确的价值观。

我曾看过一幅漫画:一个孩子拿着100分的试卷,爸爸奖励了他100元钱;第二次,孩子拿着90分的试卷,妈妈奖励了他90元钱;第三次孩子拿着88分的试卷,奶奶奖励了他88元钱;第四次,孩子拿着50分的试卷,向爷爷要50元钱的奖励,却遭到了全家人的责骂。这幅漫画很好地讽刺了乱用奖励的恶果。

我觉得,我们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事的时候,应该有个标准。做好了表扬,做不好批评。有时候也可以象征性地来一点小小的物质刺激,但不能滥用,更不能拿奖励作为纠正孩子错误的方法。比如学习就是孩子的职责,考好了应该表扬、肯定,但以考多少分为依据奖励多少钱的做法,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切记:不能滥用奖励。

10。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有些家庭,家庭关系不和谐,夫妻之间常常吵闹。修养好的,还能顾及孩子,尽量避开孩子;修养差的,则根本无所顾忌,甚至专挑孩子在的时候吵闹。这样吵闹的结果,既破坏了家庭欢乐、和谐的氛围,又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还会让孩子看不起父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家庭教育中的几个不要(3)

也有一些家庭,父母因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致而公开争吵,这样就会使孩子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听谁的好。最后往往都是按一方的意见行事,长此下去,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不说,还使得让步的一方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下降。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如果真有非常大的分歧,也要避开孩子进行讨论。不要让孩子感到只有一个人说了算,以免一方不在场时,另一方不起作用。

11。不要将孩子的缺点揪住不放

生活中总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将孩子的缺点、过错揪住不放。

可能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醒孩子、教育孩子,但他们这样做的后果恰恰是挫伤孩子、打击孩子、不断地强化孩子对自己缺点的认同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时也可能激起孩子的反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思想。

比如一个胆小、见了生人不爱说话的孩子,家长不是表扬他的大方、勇敢,而是一遇到生人就说:“我这孩子胆小,不爱说话。”家长已经给孩子下结论了,还怎么让孩子开口说话?还有就是,有的家长不停地说自己的孩子贪玩、调皮、不爱学习。时间一长,孩子真的不爱学习了。为什么呀?因为你已经给孩子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了。

在我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和不足,如果你能不断地发现并表扬他的优点,有意淡化他的不足,时间一长,他的优点会更加突出,不足反而渐渐地消失了。同理,我们进行家庭教育也一样,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有意淡化不足,这样也许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此,我要送大家一句话:“对于孩子,优点说了不得了,缺点不说渐渐少。”不信你可以试试。

12。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基本特征,既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又是孩子创新思维的精神源泉。

对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他们这也好奇、那也新鲜,因此他们常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稀奇古怪的想法和不合常理的举动。对这些可贵的表现,有的家长能因势利导,从而培养了孩子爱发问、爱思考、爱探索的好习惯,进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但也有部分家长,他们很烦孩子的问题,很怕孩子的提问,对孩子可贵的好奇心,往往报以冷漠的拒绝或无情的打击。他们常常批评孩子:“你怎么这么多话这么多问题,少问些问题好不好?”或者说“你问的问题多傻”“你的想法多可笑”“快别这样,人家知道会笑你的”。就这样,一个对外部世界充满渴望、充满好奇的孩子,渐渐变成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求进步、循规蹈矩、缺乏热情、缺乏创新精神、平静而平庸的人。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好奇心的丧失。

所以我们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千万千万!

13。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对孩子报有希望,是每一个家庭,也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共同情怀,也是我们花大力气进行教育投入的根本原因。但是对孩子期望过高,当脱离了孩子自身实际能力阈限的时候,期望就会变成束缚、变成压力、甚至是灾难。

我们常常看到、听到因为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太严而使孩子产生精神障碍或是自杀的悲剧。我们自己也常常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辛苦,自己也辛苦;在达不到目标时,孩子痛苦,自己也失望。我们常常要求孩子次次考试都得第一,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最好是满分。我们常常要求孩子这也优秀、那也出色,但仔细想想,一个孩子能够承载那么多的期望吗?再说了,大家都想当第一,那么谁当第二?毕竟第一只有一个,更何况孩子得不得第一、考不考得出好成绩,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外,还有学校、家庭氛围、老师水平以及家长的遗传基因等因素。我们怎能不顾实际而一再要求孩子呢?所以我们应当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一切。对孩子的适当希望是可以并且是必须的,但希望太高反而适得其反。大家一定要记住:“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俗语。

以上十三条是我们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不要过分表扬或批评孩子。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但不停地过分表扬,结果却容易适得其反,使得孩子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过分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只要指出错在哪里就可以了,这样可帮助他们吸取教训。家长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否则会把孩子宠坏,变得为所欲为。也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因为父母向孩子大发雷霆虽然可以一时震住孩子,但长远来看其威信却降低了。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少发脾气,如果控制不住,可以先平静一下,然后再回来对孩子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这样效果会更好。

笨孩子的产生过程(1)

据生物学和统计学原理推测,生一个“笨孩子”和生一个“天才”一样不容易。95%以上的人都是差不多的普通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部分家长和老师眼里,“笨孩子”还是那么多、那么普遍,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在上学后慢慢变成了“笨孩子”?你在看了下面几个故事后,就会知道“笨孩子”是怎么产生的。

案例一:我曾经的邻居有个孩子叫洋洋(化名),上小学二年级。他在班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他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平时对自己要求也比较严。每天放学回到家,都要先写作业,然后才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或看电视。洋洋的父母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关心,经常要求洋洋多学一些课外的东西,并且规定洋洋在班上一定要在前几名。洋洋姑姑家有个小孩叫龙龙,跟洋洋是同班同学,虽然学习不太用功,但由于脑子聪明,学习成绩还不错。洋洋的父母经常拿龙龙跟洋洋比。一次考试,龙龙比洋洋高了两分。回到家,洋洋的父母就对孩子大发雷霆:“你怎么这么笨,平时是怎么学的,看人家龙龙考得多好,你呢!学习不上进,看你将来怎么办!你简直太让人失望了!”洋洋听了,觉得很委屈,可又无言以对,他确实比龙龙少考了两分呀。

由于父母经常责骂洋洋,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他在学校上课也不敢举手,怕回答问题出错受老师的批评。但是教他数学的班主任老师,恰恰是个爱批评学生的中年女老师,而且对孩子的成绩要求也特别高。每次考试,只要谁在98分以下,就必定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洋洋也是被经常批评的对象。

一次,老师让洋洋回答问题,洋洋的声音太小,被老师严厉地训了一顿。随后,老师又让洋洋上黑板做题。因为紧张,洋洋呆呆地站在那里,这时老师更生气了,她大声地斥责洋洋:“傻呆呆地站着干什么?你怎么这么笨呀!真是个无脑儿。”

就这样,洋洋的胆子更小了,而且还得了个“无脑儿”的外号。再后来,洋洋完全成了一个没有自信心、不爱交往、胆小怕羞的“笨孩子”,而且别的小朋友也开始排斥他。

一次,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只有洋洋一个人在一旁看。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洋洋腼腆地对我说:“他们说我笨,不和我玩。”我问他:“谁说你笨了?你和他们一样聪明,而且还懂礼貌!”听到我的夸奖,洋洋的眼里有一丝光亮,但随即就消失了。“我爸爸老说我笨,老师也这么说我。”听了孩子的回答,我无比愤怒,恨不得去找他的爸爸和老师理论。

看,就这样一个好好的孩子,因为父母不恰当的要求和老师不恰当的教育使他变成了“笨孩子”。这样的事情是多么让人痛心啊!不,除了痛心还有愤怒!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曾经非常轰动的马玥的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