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老刘明白。”
看着老刘远去的背影,族长一声轻叹,“作孽太多,终有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明月高悬,一地的清辉,出了口恶气,凤姬一夜好梦。
到厨房洗米熬粥,又做了两个小菜,凤姬便拎着柴刀出门了。
今天是最后一次,遇不遇的上端看缘分了。
凤姬熟门熟路的到了河边,此处是上山的必经之路。
若是方友桐真的如她所料,以砍柴为生,那他必是要经过这里,眼下只需守株待兔便可。
等人的时候,凤姬也没闲着,找了些枯枝生了堆火,从怀里摸出昨日剩下的野味,就着野果子饱餐了一顿。
这边刚抹净嘴,远远地就听见有人来了。
平时经过此处的人虽不多,但也不少,所以凤姬并未如何在意,只是下意识的往后瞟了一眼。
可是多亏了这一眼,凤姬这几日的辛苦才没有白费。
其实第一打眼,凤姬并未认出方友桐来,因为原主记忆里的他虽是消瘦,倒也是个白嫩嫩的书生模样。
但今日一见,若不是凤姬眼尖,那必是认不出的。
此人如今面黄肌瘦,身形又略有些佝偻,相貌倒是生的清秀,只是营养不良,多少将那一身秀气书生气隐了去。
凤姬见他手里拎着柴刀,心道果然不出自己意料,只是觉得此人多少有些愚钝。
古时书生大都写的一手好字,虽比不上大家手笔,但帮普通人家临个字画或是代笔写信还是绰绰有余的,何故要做这体力活,倒累的病恹恹的。
如此一看,此人应该是个呆的。
凤姬一脚将面前的火堆和残渣踢到一边,又踩了几脚,大体上看不出痕迹了,才悄悄往来人的方向走去。
本来还愁自己要用什么法子试探一下这书生,念下一转,何不“故技重施”。
上一世,原主正是因伤心过度意欲投河自尽时被这人救下,眼下看来这可是现成的好法子。
待那人走近,凤姬捏着嗓子抽泣着,声音不大不小,足够吸引方友桐的注意。
借着拿袖子擦眼角那本不存在的眼泪,凤姬瞥见方友桐果然正往这边看。
心下一喜,凤姬迈出步子往河边走了几步。
方友桐本来以为这女子只是因为什么事情,伤心难过想找个无人的地方哭上一番,本来准备避开的,却在下一秒看见她生无可恋的一脚踏进河里。
那河里有流沙,虽然面上看起来平静无波,实则内里处处是漩涡,一旦被吸进去,是谁也拔不出来的。
自从前些年淹死不少水性好的壮汉之后,再也无人敢下去,眼前的女子看来是一心求死!
意识到这个之后,方友桐忙扔下手中柴刀,撒腿便往河边跑,一边跑一边喊,“喂,姑娘!万万使不得,那河里危险啊!”
背对他的凤姬嘴角一抹得意的笑,却仿佛听不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