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听玉笛飞声 > 第17部分(第5页)

第17部分(第5页)

营口的对虾一比,吃到嘴里,味觉上就有所不同了。”篆青说这话的时

候,我还没吃过营口的对虾是什么滋味,可是每年到了对虾季儿,平津

大小饭馆所做的炸烹对虾、红烧虾段、虾片炒豌豆,甚至于北平红柜子

卖熏鱼附带卖的熏对虾,都是佐餐下酒的无上美味。

有一年我从上海回北平,坐的是招商局北洋班的新铭号海轮,船

到塘沽等候检疫验关进口,正赶上是对虾旺季。搬夫脚行们就在码头

边上,一只红泥小火炉,花椒盐水煮对虾,边吃边剥,香风四溢,其乐陶

陶,令人垂涎。船上的茶房说,码头工人煮的对虾,除了花椒盐外什么

都没有,可是吃起来别有风味。起初我不相信,后来他拿了两只让我

尝尝,微含成味,鲜中带甜,的确所言不虚,慢慢剥壳下酒,平淡中另有

淳朴的原味。后来不管在什么地方吃怎样做法的对虾,都会想起塘沽

白水煮对虾的滋味。

烟台威海卫也出对虾,我觉得他们晒的大对虾干也是一绝。轮船

经过烟台,多半不靠岸,而在海中下锚,卖香蕉苹果、大头鱼、大对虾干

的小贩就纷纷从舢板揪住钓竿鱼贯而上。在民国十五六年一百只对

虾只卖一块银圆,到了上海把对虾干用五花肉红焖,吃过的人都认为

是酒饭两宜的美肴。虽然谭篆青告诉我,华北的大对虾,还赶不上东

北营口的对虾肥美,可是总有点儿不相信,总然是心向往之,可惜当时

没有机会去一饱口福克解馋吻。

有一年舍亲范其光从海参崴总领事调任中东铁路局理事,在哈尔

滨办公,托舍间给他物色一名厨师,因为东北工钱高,比关里挣得多,

所以福兴居的江师傅愿去趟关外。他红白案子都是高手,整桌酒席也

应付得下来,于是介绍他去了。过了一年多,他托关外来人给我带了

一个封口的饼干罐子,他带话说:“里头装的是营日虾油。营口是关外

出海鲜的地方,新鲜鲍鱼又肥又嫩,大对虾壮茁多膏,不但关内吃不

到,而且价钱又特别便宜,经久不坏。”起先我以为是关东卤虾的虾油,

等把罐子打开一看,浮面上是一层晶莹凝玉的油脂,底下殷红柔曼,膏

腴泛紫,全是剔净虾脑熬出来的红油,表面看像辣椒油,拿来煮面,鲜

味扑鼻,那比上海大发餐馆的虾脑面不知道要醇厚多少倍了。从吃过

营口对虾熬的虾脑油才相信当年谭篆青所说海味鲜腴,北胜于南的理

论不是夸张骗人的。

台湾沿海多港湾,出产大虾,尤其是东港大虾驰名远近,近些年来

台湾凡是喜庆宴会,成桌酒席,似乎主菜里都少不了番茄明虾或是红

烧虾段一类菜肴,于是对虾的身价越提越高,一大盘明虾价钱,E匕四五

位烤涮两吃价码还要结棍。严格地说,台湾的对虾讲个头论卖相都很

不错,可是头大脑小,尾长而虚,虾肉老而且粗,鲜度更是淡而不足。

依我个人来看,这种货色要卖到几百块钱一斤,是不值得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