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吃的喷香,似乎大锅饭吃的就是香一点。
苏青玉尝了几口,有咸味,没什么油水。她也没说什么。毕竟现在还没开始收益,到处都差钱。
孩子们能够吃上这样一口饭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也不会对下面要求过多。等以后学校开始赚钱了,这伙食还是要提高标准的。她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大家吃的香喷喷的时候,苏青玉发现一个孩子正蹲在宿舍门口编着橡皮筋。
是个小姑娘,瘦瘦弱弱的。
头发还有些枯黄。
苏青玉走过去,蹲下来道,“怎么不去吃饭啊?”
小姑娘叫李小叶,十二岁了,却还是上一年级。见到苏青玉问话,她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苏市长,她叫李小叶,刚上一年级。”
吴楚华的爱人高小丫倒是认得这孩子。因为之前在五小的时候,她和吴楚华还曾经去过李小叶家里做思想工作。
苏青玉问道,“小叶啊,怎么不去吃饭?”
李小叶抿了抿嘴,道,“我想早点学会,多干活,赚钱。”
苏青玉看了眼她手里的东西,因为是用来教学的,所以并没有收回来。
别的孩子已经在吃饭了,她却还在练习。
“你们每天只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工作就行啦,其他时间还是要学习为主。”就是为了担心孩子们本末倒置,所以每天工作的时间和数量都是有限制的。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多少件产品。绝对不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
李小叶道,“妈说了,可以不学知识,但是要多做事。要赚钱。”
苏青玉心里一沉,问道,“你还小呢,急着赚钱做什么?你现在紧要的是学习。”
李小叶也不知道妈说的话是不对的,所以并没有隐瞒,“我哥过几年要结婚了,要用钱。我带的嫁妆多,哥讨的媳妇就好。”
这嫁妆,就相当于是给未来媳妇的彩礼钱了。
李小叶的母亲这算盘打的特别好。
可这一句话,让苏青玉背脊发凉。
是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思想,让一个孩子能够这样顺其自然说出这些话来。
这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安排的是一条多么恶劣的路。
高小丫也是脸色难看,正要说两句,苏青玉摇摇头,“带孩子去吃饭。”
思想问题已经形成了,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好的。
这会儿孩子刚来学校,在这陌生的环境里也不适合被批评。
再次看向这些孩子的时候,苏青玉发现,教育这条路,任重道远。
给他们提供学习环境和机会容易,难的是改变他们固有的思想。
回去的时候,苏青玉心情还是沉重的。
有那些思想的,只是一个李小叶吗?
肯定不止。
这么多的孩子里面,又有多少个李小叶呢?
“林楠,教育工作比我们想的要更困难啊,我们这条路还要走很久。”
苏青玉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