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现在崇祯抓到丁在年了,把他剁成一万块,扔到焚尸炉里化作灰烬,资本家们就会老实吗?
就不会再出个王在年,李在年吗?
所以啊,问题的核心点不在丁在年那里,而在于那些日益膨胀的资本家。
经过了上一轮在广州、厦门、上海等地对商人的清洗,一些商人已经非常低调。
他们知道直接反抗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于是开始变通,搭桥太子。
当然,这种是胆子大的,被丁在年组织起来的。
那些没有被丁在年组织起来的商人,才是大多数。
他们对朝廷的政策也不满意,却不敢说出来,只敢私下喝多酒后抱怨几句而已。
但明面上,都还是歌功颂德的。
按照这个逻辑,丁在年岂不是可有可无,不抓也行?
当然不是。
心中要清楚全局的主要矛盾点,也要同时解决局部的矛盾,不能纵容局部矛盾被放大。
赵清月上次与丁在年见面后,派人跟踪,最后跟丢了。
她惴惴不安:“我总是担心,下一次的行刺会随时发生。”
“如果你是宫里的侍卫或者宫女,你会行刺朕吗?”
“当然不会。”
“那你为何担心他们会?”
“陛下又不是她们的夫君。”
“但朕也花钱养着她们的呀,并且在宫中也重修规矩,善待她们,尊重她们,她们为何要断了这么好的路,而选择一条万劫不复的路?”
赵清月沉默下来。
崇祯话题一转,说道:“清月,有一点,关于这件事,我还是有些疑惑。”
“哪一点?”
“太子为他们说话,太子不止一次跟朕说商税太高了,为何他们还要牵连太子?”
“按理说,太子未来登基,对他们应该有好处才对,这一点朕想不通。”
崇祯提出心中的疑惑,他想听听赵清月的意见。
他倒不是怀疑赵清月,而是赵清月本身就是一个谋略非常强的女子。
她的过去,放在任何一本书里,都是一个极其出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