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总以为这个世界是自己想的那样,但那都是你以为的你以为。
但作为前辈,总该对后辈多一些宽容,给他们机会,毕竟,他们是国家的未来。
一年多,崇祯让人将这些人带到北京一年多,为的就是让他们真正去切身体会新政。
“学生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都起来吧。”
“谢陛下。”
崇祯开门见山道:“你们来北京一年半了,感觉如何?”
张溥道:“回禀陛下,学生自从来了北京,见到新政,读了新学,才真切感受到了新政乃是万古之仁政,学生时常愧疚不安。”
“哦?”崇祯笑道,“看来张溥收获颇深,说来听听。”
张溥道:“陛下,臣以为,新政在于新法,而新法之精妙则在于消除旧法之桎梏,对天下财富进行了重新分配。”
崇祯点头道:“说得好,这样,朕让你进立法院,协助顾炎武和黄宗羲来为大明立法,如何?”
张溥顿时大喜,连忙跪地拜道:“陛下心胸如同苍穹一样宽广,学生戴罪之身,陛下却还任用学生,学生感激涕零,必不负君恩。”
“方以智,你来说说。”
方以智道:“陛下,学生认为,新政在于新学,新学乃是启民之学,民强则国强。”
“好,朕任命你为礼部主事,协助推行新学,你可有异议?”
方以智没想到自己竟然能进礼部,连忙道:“臣多谢陛下,万死不辞!”
“侯方域,陈贞慧,朕让你们去北京制造局担任主事,你们意下如何?”
“臣等多谢陛下。”
“好好干,朕不会亏待你们。”
一边的顾炎武立刻就知道皇帝的本意了。
皇帝为什么要重用他们?
很显然,除了他们已经打心里拥护新政以外,皇帝这还是给江南的学子们看的。
现在新学已经在东南大力推行,张溥他们在江南的读书人里影响非常大,重用他们,是给东南所有年轻的读书人看的。
这是安定东南民心,让东南的读书人归心朝廷。
毕竟朝廷在对东南的改造,已经开始大刀阔斧了,也没有必要在去做对立。
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和解后,一起前行,才有未来。
下一个五年计划,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
面临的局面,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可能更加复杂,更加有难度。
顾炎武心中不由得感慨,陛下真是用心良苦啊!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王承恩安排好了早膳,皇帝便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