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卫墟是哪里 > 第11部分(第3页)

第11部分(第3页)

“卫地自古便多君子贤士,似王兄这般人中翘楚不知凡几,想来是公孙鞅不得重用,这才入秦为官吧。”陆旭口中言道。可他心中却想到:“你卫国国小式微,哪里能让他得展心中抱负。即便以我陆某之才,入仕卫国也难以舒展拳脚的。”

“当今天下诸侯,七国争雄,其中又以秦、齐两家实力最盛。我魏国实力虽也不弱,可是近年却受秦国步步蚕食,昨日小弟闻听,魏王图强意欲广招天下贤士。小弟本为魏人,父兄族人俱在魏国,所以小弟肯定是要回魏国求官的。”

陆旭起身朝王之阳行了一礼,一脸歉疚之色的道:“王兄盛情邀请,小弟本不应回辞。怎奈小弟离家多年,返回魏国之心日盛,一日也不愿耽搁,还请王兄原谅。”

“唉。你我同在先生门下侍读多年,为兄真是不舍得师弟离开啊!既然师弟想早日返家,我便遣人准备车马,为师弟送行。”王之阳一脸遗憾的道。

“那就多谢王兄了。小弟独身在外,确实需要代步的车马,王兄盛意我就不推迟了。日后,小弟定当还此恩情。”陆旭又是行礼谢道。

“你我乃是同门,若说什么拜谢的话就有些显得生分了。”王之阳摆摆手,毫不在乎的道。

他又对阿墟一招手道:“阿墟,将本公子的话吩咐下去,着令拨出一个家奴和一辆车马于陆师弟。”阿墟应了一声,朝外面走去。

只听到正厢房内又传出了陆旭的声音:“小弟再次多谢王兄了。王兄如此慷慨大义,又是先生最看重的血脉后人,以王家在卫国的大家族地位,王兄回到卫都之后,必定能够登居三公卿士之位,小弟真是……”

……

此时已是日上三竿时分,一片长满了杂草的荒芜原野上,一阵大风吹过,这荒野上竟露出一条条的田垄,好似在告诉着人们,这里以前应该是一块块良田。

荒野之上,一条笔直的官道由西向东远远地延伸而去。一队马车由官道尽头缓缓地驶来。

当先的是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马上坐着一位身着锦绣白袍的纤瘦年轻人,约莫二十岁左右,一脸的玩世不恭神态。

其后是一头体型瘦矮的乌黑色驴子,驴上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着粗麻布灰色衣衫,肩上背着一个包袱,好像是前面白袍年轻人的侍从,生得却是面如冠玉,着实是一副好相貌,一脸的懒洋洋神色,微眯着眼睛,竟像骑驴赶路睡着了一般。

在这一马一驴身后,紧跟着两辆马车,每辆马车上放着两个大木箱,各有两个家仆分作两侧赶着马车。

这一队车马正是王之阳、阿墟等人。

王之阳领着一众仆奴,将陆旭送上路之后,便当即启程赶往卫都。

卫都帝丘位于朝歌城正东方,由朝歌沿官路行走两百里便可到达卫都。

起先众人还是赶路心切,不多时便奔出十多里路,早已将朝歌城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可是急行了一阵,马匹都有些乏了,只好放慢了速度,缓缓前行。

一个半时辰,一众车马才赶出三四十里路。两百里的路程,需要两三日才能赶到帝丘。

如今已临近初冬时节,阳光照在人身上,暖烘烘的让人不禁心生倦困之意。

后面赶车的几个奴仆却不敢瞌睡大意,当今天下诸侯征伐不断,早已搞得民生涂炭,你看这官路两旁的荒原便是明证。如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谁又舍得离弃家园,将这上好的良田荒废呢。

又有那些无法糊口活下去的庶民奴隶,便心生歹意学什么盗跖之流,专门聚众做拦路抢劫行旅之事。

王之阳这位公子多年不曾外出,可能不晓得这些拦路行劫之人的厉害,对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

可是他们这几个王家的家仆都是精力干练之人,故而才会被派出来迎接公子返家之事,如果因为碰到拦路的盗匪,伤害到了王家公子,他们这几个家奴多半也难逃一死的惩罚。

至于阿墟看似坐在驴背上睡着了,实际上他是在参悟无名功法。

至于他座下的黑炭头,虽然驮了阿墟一个人,可是却显得轻松得很,晃晃悠悠的跟在那枣红大马屁股后面,一副懒洋洋的模样,浑然没事驴一般。

昨晚的意外突破,让阿墟久未精进的无名功法又找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阿墟虽不能和昨晚一样再演练招式,却能一动不动的运行无名功法的心法,用真气来一点一点的磨练自己体内的经脉。

这样的过程虽不如心法和招式一起使出来的进展速度明显,但总好过什么事情都不做。

阿墟骑在黑炭头背上,一遍又一遍的运使着体内真气,按照第一层、第四层和第七层的心法路线,开拓增宽这自己身体的经脉。

这个过程主要集中在身体的上半身,特别是双臂之上,阿墟如果能看到自己体内的情况,就会发现一条条的白色气流由丹田流出,沿着身体的几条主要经脉流动着,一旦遇到分支脉络,这些白色气流就会分成更多更细的气流,最后又会沿着脉络路线重新回到主脉之中,最后回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