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血证屠城 > 第4部分(第3页)

第4部分(第3页)

“是的,五年前,我转入商界,但与你们高团长私交还是不错的,黄营长,看在高团长的面子,以后许多事还得请你多关照了。”

“我尽力而为吧。”黄汉国不卑不亢地说。

几天后,黄汉国去县城,问询团长高鸿伦,如何对待川岛。

高鸿伦深思良久说:“这个川岛是好战分子,他突然脱离军界,定有原因,以他的本事,职位,不该到太平镇屈就,恐怕负有其他重任。”

“我该咋办呢?”

“八个字,不即不离,不冷不热,有事随时向我报告,我给川岛写封信,这样他对你就能客气些。”

黄汉国心中紧张起来,他敏锐地预感到,这太平镇来了日本人,以后就难以太平了。

血证(4)

杨天顺到太平镇的当天下午来见黄汉国。

黄汉国已搬到一个小四合院,院子不大,房檐下搭有葡萄架,阳光从隙缝筛落下来,把小院点缀得温暖而又馨香。架下有个石桌,周围放着四把椅子。

黄汉国拉杨天顺在石桌边坐下,边喝茶边叙谈着。

“你在家呆得真老实呀,若不是遵父命掌管全生堂,还不会来吧?上次见面匆忙,有很多话还没说呢,我要不是军务缠身,早上你那儿去了。”

“我想邀你去我家,可是我父亲不喜欢与军界、政界的人打交道,所以就……”

黄汉国笑说:“我以你的同学身份去,他老人家总不会反对吧?”

杨天顺开玩笑说:“你现在是营长,怎敢劳你大驾,需要我,传个信,我敢不来?”

“好你个天顺,我咋穿上这身衣服,你还不知道吗?我这个小芝麻官上挤下压,担惊受怕,一不小心就有掉脑袋的危险。”黄汉国感慨万千,他的苦恼只能对知心朋友讲:“天顺,我真羡慕你呀,无忧无虑地读书,毕业后当个教书先生,多清闲啊。”

两人娓娓相谈好一阵,杨天顺想到了什么,问:

“汉国,你在信上说有要事喜事,到底是什么事?”

“是先谈要事,还是喜事?”

“当然是要事了。”

“镇上来了日本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日本人。”

杨天顺立时警觉起来。

黄汉国把川岛来镇后的表现及从高鸿伦那儿得到川岛的情况,介绍给杨天顺,接着又说到了自己的忧虑和预感,他之所以把这些事告诉杨天顺,一是出于对杨天顺的信任,二是他知道杨天顺头脑机敏,分析力强,现时又在沈阳东北大学读书,见多识广,他想听听杨天顺高见。

“汉国,你说得对,川岛决不是单纯来做买卖,他是满铁开拓课长,肯定与开拓有关。”

“这开拓课是什么组织呢?”

“日本对满州的开拓,说穿了就是经济侵略,沈阳的日本报纸说日本开拓团是顺应政府的开拓国策,为了满铁的安全运营,维持沿线的治安,以开发产业,文化为目的,使日本人定居后,从事铁路事务和农耕工作,其实他们真正目的,是把开拓团变成一种政治实体和武装力量,打开日本人留在城市和铁路两侧居住的情形,逐步深入到乡下和山里,掠夺中国的财富。”杨天顺在学校时,经常和同学讲谈这方面问题,他及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日本在东北的军事,经济力量越来越强大,意在吞食整个东北,他们曾在校园###,欲去日本领事馆示威,但被校方阻住。

黄汉国松下口气说:“如果真如你说的经济侵略,不涉及我的防务,我就不必那么多虑了。”

“汉国,你想错了,经济侵略和武力侵略是内联的,你抱着侥幸心理,那是自行安慰。”

“这么说还得加小心?”

“岂止加小心,要时刻戒备,日本人真的有越轨行为,你们应当用武力制止。”杨天顺在沈阳常见一些日本人耀武扬威,东北军却视而不见,他想不通的是东北军几倍于日军,为什么那么软弱。

“天顺,我们当兵的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司不下令,我们是不敢妄动。”

杨天顺不无挖苦地说:“日本人把刀压在你脖子上,你也等上司命令?汉国,你以前敢作敢为,现在怎么变得这样懦弱,是让上司训练的,还是想唯命是从,求得升官呀。”

黄汉国苦笑说:“官身不由已,好了,咱们先放下这个话题。”

杨天顺言未犹尽,欲继续说下去。

黄汉国说:“你不是在全生堂住下了吗?咱们有的是时间闲扯,还是说说喜事吧,这喜事与你有关。”

“与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