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血证屠城 > 第2部分(第3页)

第2部分(第3页)

小奎噘嘴说:“二叔,你上次走,不是说过几天回来的吗?我盼呀,盼呀,把眼睛都盼疼了。”

“二叔是想回来,学校不放假,我要是逃学,老师打屁股的。”

“二叔这么大还挨打,我不信。”

杨天顺站起来,抱着小梅问:“你想不想二叔呀?”

小梅奶声奶气地说:“想。”

“哪儿想?”

“这儿想。”小梅胖胖的手点指着胸窝。

“想二叔什么呀?”

“想二叔的糖球。”

杨天顺哈哈大笑说:“二叔真的买了糖球,在箱子里呢,走,咱们去取。”

小奎扯着杨天顺衣角说:“二叔偏向,不抱我。”

“好,我抱你们俩儿。”

“小奎,你这么大了,不要叫二叔抱,二叔刚下车,多累啊。”说这话的是个女人,年约二十六七岁,五官端正,衣着洁净,她叫姜淑英,是杨天顺的嫂子。她随孩子进来,微笑地看着。

杨天顺亲切地唤说:“大嫂。”

“这孩子从窗户看见你,下炕就跑,小梅连鞋都没穿。”杨天顺这才注意到小梅光着脚丫,他从嫂子手里接过鞋,给小梅穿上。

“小梅下来,让二叔坐下歇歇。”淑英从杨天顺怀里接过小梅放到地上,回身给杨天顺倒碗水,坐到另张椅子上,斜着身看着杨天顺。

杨天顺问:“我哥在家吗?”

“他出去了。”

小奎依在杨天顺腿边说:“我爹昨天晚上没回来。”

“别瞎说。”淑英忙制止小奎。

“我没瞎说,我爹又去那个坏女人家,二叔,我告诉你一件事,我爹夜里不回来,我妈就偷着摸眼泪。”

淑英起身拽过小奎说:“小孩子家再胡说,我非捧你不可。”

杨天顺叹声说:“大哥也真是。”

淑英垂下头,眼圈有些红了。

杨天顺早知道哥哥杨天福在外寻花问柳之事,近一年犹甚,他身为弟弟,又未娶妻,一些话不好对哥哥说,只能旁敲侧击,可是说轻了,哥哥不理会,说重了哥哥不高兴,而且,他一不高兴,就拿媳妇撒气。杨天顺非常同情嫂子,嫂子过门,他才十岁,嫂子拿他当弟弟,他把嫂子看成是姐姐,杨天顺上大学的被裤,是嫂子一针一线做成的,那被子又大又厚。

“他二叔,听说你病了,咋的啦,重不重?”淑英打破沉默,差开话题。

“没事儿,在家歇一阵就好了。”

“你还没去看爹妈呢。”淑英是个孝顺儿媳,大院的人对此有口称赞。

“爹和妈好吧?”

“妈身子骨哽实,爹总咳嗽,老病,吃药也不去根。”淑英是杨仁德包办娶来的儿媳,如今丈夫那样待她,她也从未怪怨过杨仁德,是她贪求富贵?不,她娘家也是吃穿不悉的大粮户,若想寻得比杨天福好的人也不难,她虽目不识丁,但懂得什么叫孝道,什么叫仁义。

小梅嚷着要吃糖。

“二叔一会儿再给你拿,小奎,你去告诉爷爷、奶奶,你二叔回来了。”淑英这样说,无异是在变相催促着杨天顺。

杨天顺不愿去父母住的小院,但又特别想见母亲,对父亲,他心里总有一层隔膜,那是杨天顺考东大时,杨仁德坚持让儿子报商科,说将来操持学业,发展商号能用得上,杨天顺却决定报考东北大学的文学院,他喜欢文学,想做个文学教授或成为通过笔端来抒发感情,揭露社会的作家。父子因此发生茅盾。杨仁德怒骂儿子,后见儿子不改初衷,便声称断绝父子关系,不供上学费用。最终,杨天顺还是如愿以偿,这多亏母亲,用私房钱供儿子读书,直到杨天顺上二年级时,父亲才默许帐房给杨天顺寄钱。竟管这样,父子间也未合好如初,杨天顺假期归来,很少见父亲,有必须通过父亲的事或对父亲说的话,他都说给母亲,母亲去与父亲斡旋。

杨天顺随嫂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