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没有水都不知道,还有那满院子的荒草,几间塌架了、倒了山墙的房子,能值三两银子吗?
盖四间新土坯房能用几两银子?你也就是占着院子大的便宜了,给一两银子都算高价了!你要是不卖,你就继续在那儿扔着荒废着吧!”
后来几经磋商,最后商定,这破房子的价格定下来了。不要钱,要200斤的粮食。
之前陈一和他们一家四口借住在陈大婶家,两个多月吃了不少的粮食,烧了陈大婶儿家不少的柴火。
陈大婶子算出来了,不算柴火,不算菜,不算油盐,光粮食就吃了她一共200多斤的粮食。
陈大婶子是这么说的:“陈一和大侄子,你媳妇儿先头两碗、三碗的跟我借米,我就不算了,我一袋儿粮食是50斤,你们这几个月可是吃了我两袋袋粮食!加上你去年借我的一百斤粮食,这整数的你得还我,我不要银子,我就要200斤粮食。”
100斤粮食四口人吃了70多天,一人一天才合着3两粮食,每天吃两顿饭,一顿才合着一多两粮食啊!
陈大婶子这阵子天天在赵小英家吃饭,每顿做饭陈大婶子可都放好几斤的高粱米呢!每天不是鱼就是排骨的。
不光是赵小英胖了,陈大婶儿也胖了不少呢!她脸上的皱纹儿因为胖了,都舒展了不少,人看着年轻了呢。
言归正传,欠陈大婶子这200斤粮食的饥荒,他们打算拿这破房子抵债。抵扣给陈大婶子折算粮钱。最近这粮食价格一直疯涨,拿粮食抵比拿现钱合算。
陈大婶子说,欠她的粮食拿房子抵可以,但是柴火得还回来,他们家得还陈大婶子柴火。
陈一全答应了,说以后每天上山拿爬犁给陈大婶儿往回拉木柴,陈大婶拿到了陈一全的房契,这事儿就算是完了。
赵小英和陈大婶儿一起,回到了陈大婶儿的家。陈大婶跟赵小英说:“别看这房子是200斤粮食,是我抵债拿来的,我可不能200斤粮食直接把房子给你,我也得挣个对缝的钱。
我这两个多月在你家也是吃喝了不少,我之前不说我这两个月在你家的吃喝不白吃,给你粮食吗?
现在这么办,这两个月的吃喝就算我帮你买房子,买院子的抽头了(提成)。
你再给我200斤粮食,我去把房契过户到你名下。这样你在咱们屯子也算正式落了户了,你也有了户籍了。”
赵小英点头表示同意。陈大婶又说:“那我现在就去雇车,你给我拿钱,我去镇上把房契和户籍都给你办下来。”
赵小英问陈大婶儿:“大婶儿,办户籍和房契,我本人不用亲自去吗?”
陈大婶子说:“不用不用,你去不去都一样。我跟原房主陈一全就办理就行。他是原房主,我是中间人。
你把你名字,属相,生日,在纸上工工整整的写好,我拿着去就行。都是卖房子的有做假的,有假房契,或者一房两卖的。
买主是谁没人管,只要出钱买下了,名字写谁就是谁的。所以只要卖家和中间人去就可以,买主去不去都行。先办房契,有了房契才能入户籍。”
赵小英跟陈大婶说:“那我先回家去写名字,我家里有纸和笔。”陈大婶家没有纸和笔,我家有。
赵小英回到了小房子,院子门没锁。屋门也没锁,陈奕凡正躺小炕上看书呢。看赵小英回来了,他从炕坐了起来,下了地。
陈奕凡质问赵小英:“你还知道回来呢?”
赵小英没理他,在东墙的木头架子的框子里拿出来了纸笔。这个框子里原本是放零碎布头儿的,笔墨纸砚是赵小英刚才从隐藏空间偷偷放进去,假装从筐子拿出来的。
赵小英在砚台上滴上两滴水,拿墨条转圈磨,直到浓厚的墨汁从砚台上磨出来。
磨好了墨,她在纸上提笔写字:
赵鹏飞,女,生肖狗。生日:四月初八。
等着墨迹干好,准备一会儿给陈大婶子。
陈奕凡从背后搂着赵小英,亲着她的侧脸问我:“这是准备给我写婚书呢吗?”
赵小英没理他,挣脱开了他,吹干了墨迹,把纸叠好,出门儿去找陈大婶儿了。
陈奕凡还在后面问:“英子,你回不回来吃饭啊?”赵小英还是不说话,不回答他就是了。
赵小英不知道怎么处理和陈奕凡的这段关系,只能冷处理了。
赵小英以前都和陈奕凡说过的,两个人之间就算发生过什么,那也是误会,一切都是误会,赵小英从来没想过要嫁给陈奕凡的。
不管赵小英以前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反正她现在已经和任家亮订婚了。赵小英现在只想等任家亮回来和他一起生活,和他一起好好过日子。不想和陈奕凡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接触了。
赵小英现在不想和陈奕凡说话,我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他总是自以为是的。赵小英都和他说我和任家亮订婚了,陈奕凡却让她退婚。
陈奕凡以为他是谁呢?他说什么赵小英就得听什么啊?
赵小英现在有点讨厌陈奕凡了,他太没有边界感了,让赵小英感觉有压迫感,这种相处的模式让我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