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孙殿英结 > 第11部分(第2页)

第11部分(第2页)

队伍接近行唐县城,副军长邢肇棠从前面驰马而来。他兴奋地告诉孙殿英说:“军长,八路军在行唐夹道欢迎。”听到此话孙殿英对邢肇棠说:“急令部队停止前进!”

副军长忙问:“怎么回事?”

孙殿英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邢副军长笑着说:“军长也过于小心了。八路军是仁义之师,朱德总指挥是个忠厚的长者,我们同是友军,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孙殿英想起中原大战时,他夹击徐源泉部队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他对八路军不了解,唯恐悲剧重演,于是不管副军长是什么意见,立即命令部队进入战斗状态,一边前进,一边做好攻击准备。

行唐县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的一二九师驻守在这里。他们在战斗间隙进行减租减息,发动群众积极投入抗日战争,群众的抗日热情非常高涨。行唐北门外用松柏扎起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欢迎新五军,欢迎孙殿英将军。”秧歌队、排鼓社、狮舞团,一个接着一个,鼓锣阵阵,口号震天,一派团结抗日的气氛。孙殿英看见这些,紧张的心弦顿时松驰下来了。一个不解的问题在他脑际旋转——为啥老百性和八路军这么一心?

进入北门,大街小巷到处是抗日的标语,八路军一二九师的战士分八路纵队分列两旁,战士们穿着朴素,精神抖擞,一边呼着口号,一边向新五军的队伍递着水果和汤茶,既热情又显得纪律井然。这和松松垮垮的新五军形成鲜明的对照。

大街中间搭着主席台,朱德总指挥、刘伯承师长见孙殿英到来,忙从主席台上下来,拥着孙殿英走上台去。一上主席台八路军战士立刻鼓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孙殿英从来没有的荣光体面。朱德总指挥一挥手,台下鸦雀无声。刘伯承师长大声说:“孙殿英军长是热河抗战的英雄,对于英雄军长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国共合作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必胜的条件。我们殷切希望和孙军长携起手来,在抗战中结成朋友,精诚团结,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刚一讲完,朱总指挥宣布:“下面请新五军孙军长讲话。

孙殿英没有讲话的准备,猛然间让讲话不免有些手脚无措。尽管他不识字,凭着灵活的脑子还是可以应付局面的。他向台前走去,嘶哑着嗓子大声说:“八路军的弟兄们,日本小舅子占我东北,又攻陷平津,他们杀我兄弟,辱我妻女,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会起来和他们干的。我新五军的装备比不上中央军,打起仗来也不是孬种,常言说:上阵还是亲兄弟,打仗靠的是父子兵。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好,咱们都是亲兄弟,亲不亲战场上见。”孙殿英讲完,一位少女捧着一朵大红花走上台来,戴在孙殿英的胸前。

这天晚上,八路军和新五军在学校的大操场上举行文艺联欢,一二九师宣传队演出了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等,博得了新五军战士阵阵掌声。新五军没有宣传队,也没有这方面的准备,碍于面子,孙殿英把三姨太推上场。张玉娟演唱了京剧《打渔杀家》选段,赢得八路军战士的热烈掌声。

夜深了,月亮在云彩间慢慢移动,月光撒在院子里。孙殿英躺在床上一边抽着大烟一边想心事:八路军这样有纪律而又生机活泼的队伍他是没见过的,莫非是宣传队的作用?他也想成立个宣传队。八路军还有什么带兵的妙方,他想看个究竟。

第二天,新五军在行唐休息,孙殿荚带着张副官向一二九师驻地走去。在一所宅院的大屋里聚集着上百号八路军战士,大概是一二九师的一个连。屋里很静,他们在听一个长官念书,这是一本新书,一本谈打仗的书,一本讲抗日的书。这本书上讲到了游击战争,这种战略战术是这个曾当过冀察游击司令的孙殿英没有听说过的,他很想得到这本兵书,也想询问这个写书的人。他大步向屋门走去,念书的长官停止了念书,走出屋门“啪”地行个军礼大声说:“报告孙军长,八路军一二九师陈赓和战士正在学习,请指示。”

陈赓这个人,孙殿英听说过,是刘伯承的一个旅长,但是一个旅长竟然和士兵平起平坐,这使他吃惊。他走上去,握住这个长官的手说:“你就是陈旅长?”陈赓点头笑笑。他又从陈赓手中拿过那本书翻看着。从印制质量上看,这是一本很粗糙的书,马兰纸上密密麻麻印着许多字。“这是一本兵书?”孙殿英问。

陈赓想了想说:“也可以说是一本兵书。”

孙殿英把那本书交给张副官,面对陈赓说:“这本兵书是谁写的?送我一本好吗?”

陈赓抓住机会宣传说:“这是毛泽东主席写的《论持久战》,要取得抗战的胜利,必须学好这本书,既然孙军长喜欢,这本书就送给你好了。”

孙殿英只听说过毛泽东会领兵打仗,没听说过他还会写兵书,他想这个人一定很了不起。

在八路军的另一个驻地,朱德同志亲切接见了新五军副军长邢肇棠。邢肇棠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成员,这个组织简称“民先”,是由积极抗日的青年人组成,和共产党比较接近。在这里邢肇棠向朱德同志汇报了孙殿英的历史情况、新五军的组成以及孙殿英最近的思想状态。朱德同志拉住邢肇棠的手说:“民先和共产党虽不是一个组织,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现在我们又是友军,希望我们步调一致,通力合作,成为好朋友。”

新五军到达驻地,孙殿英命令第七师驻守武安,第八师驻守涉县,独立旅及军直部门驻守林县。到这时为止,孙殿英有了军队,有了地盘可以征粮收税,俨然成了土皇帝。

第二节 严家浩寻花觅柳

那时候的军队大多都养有剧团,有京剧的,有豫剧的或其他剧种。而孙殿英偏偏看上了八路军的宣传队。他认为这种宣传队编制人员少,行动方便,演出内容接近现实便于鼓动士气。他和三姨太商量这件事,三姨太是干剧团出身,倾向于搞剧团。孙殿英在许多事情上不使三姨太为难,于是就定名为醒狮剧团,以演出小节目为主。孙殿英委托张玉娟组建剧团,并任命她为醒狮剧团高级顾问。

军参谋处有一青年张盘石,能拉善唱,写得一笔好宇,张玉娟找他当了团长。林县商会会长的女儿赵敏18岁,面目俊秀,身段匀称,唱腔圆润,步伐轻盈。她是天津师专的学生,因战争*,失学在家。自从认识了三姨太张玉娟之后,有事无事常来走动,张玉娟也把她找来做台柱子。半月功夫剧团组建成功,两个月以后排演了《送夫参军》、《放下你的鞭子》、《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抗战三唱》等节目。宣传队到各师、旅驻地演出,慰问当地居民,倍受军民欢迎,很快成为晋豫冀边区十分活跃的一支宣传队。

张盘石,河南洛宁人,28岁,*党员,原是延安派到新五军中作*工作的,对八路军宣传队的一套做法十分熟悉,也乐意搞此项工作。所以时间不长,把宣传队搞得红红火火,深得军长的器重。

剧团的团部就设在军部的后院,政治处严家浩的住处也在这里。赵敏是个水性扬花攀龙附凤的女性,见张玉娟嫁给军长身价百倍,也想在新五军的高级干部中务色一个可以使自己荣华体面的丈夫。新五军中的师长,旅长、处长都是自带家属,只有严家浩孤身一人。虽然赵敏也听说严处长在南京有家有室,但能干的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常有的事,于是一门心思扑在严家浩身上。严处长是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在南京时除了在爱妻身上云云雨雨之外,花街柳巷也是他常去之处。来到新五军以后一是重任在肩,监视孙殿英的事一刻也不敢放松;二是*之时,人地两生,还没有摸熟干这种事的门路;三是慑于孙殿英的威严,怕一不小心,铸成大错,招来杀身之祸。赵敏送上门来,严家浩当然是求之不得的。青年男女,烈火干柴,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一日初夜,月光似水,星星满天,深秋的风带着几分凉意,风动处树上洒下片片黄叶。严家浩正在灯下翻阅着部下送来的情报,屋门被轻轻地敲了几下。严家浩收好情报说声:“请进!”门开了马上又被关严,赵敏亭亭玉立地站在严家浩的面前。她身着一身粉红色的软缎旗袍,脚登一双白力士鞋,头上的短发上扎着一根白色缎带,面色微红,双目含情,两唇一动说:“我本想去看三姨太,可惜她不在屋,来处长这里暂坐一时,打扰了,不好意思。”

严家浩是寻花问柳的老手,当然有一套看家本领,上门的生意自然不会让她从手中溜掉。他一边让座,一边沏上一杯香茶说:“赵女士出身名门望族,在天津是校花,在林县是县花,能和花朵般的女士交谈,真是三生有幸,何有打扰之说!赵女士进门,蓬壁生辉,你又是三姨太的贵客,能到我这里来,我是秃子跟着月亮走——沾光啦。”

严家浩的“秃子跟着月亮走”一句话比较粗俗,引起赵敏的反感。她没说话,看了严家浩一眼。而严家浩并不在意,只是一直在目不斜视地看着赵敏。当两人的目光相遇时,严处长的浑身痒丝丝的,春心大动。但是凭感觉他知道还不是时候,严家浩站起来,从手提箱里取出一瓶法国香水送到赵敏面前说:“别人送我一瓶香水,让我捎给夫人的,短时间我又回不去,借花献佛送给赵女士,请不要见外。”

赵敏是个喜欢卖弄风情的人,衣饰打扮极为讲究,在天津上学时曾用过这种名牌香水。如今局势混乱,况林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想买到这种东西十分不易,今天送到手里,使她如获至宝。再者,她也想和严处长拉拉关系,这不仅是一瓶香水,也是她踏上严处长这条船的一个信号。她打开瓶盖,先在自己的前襟上喷洒着,然后把瓶子递给严处长示意在她后襟上喷洒。严处长心领神会,轻轻喷洒几下,满室香气四溢。严处长说声“好香!”趁机把赵敏搂在怀里。那个赵敏半推半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