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七,你眼力不济,去不了没关系,但是也别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威风……”萧纶不屑一顾。
“你……又何必揭人之短,还是兄弟么?”萧绎终于反击了一次。
“老七,你也承认自己有短处了么?”萧纶根本不管什么兄弟情分,一味地咄咄逼人。
“你——不要欺人太甚!”萧绎的恼火都写在了脸上。
太子终于皱起了眉,“自家兄弟,何必如此?难道忘了‘豆萁’之诗吗?”太子不仅仅有储君的风范,而且颇有长兄的仁德,这让萧纶不得不有所顾忌。何况这“煮豆燃豆萁”的诗句流传至今,给了手足兄弟们一个血的警训。
这时,一旁瞧热闹的萧续终于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六弟,好了,好了,再说下去何益?咱们兄弟喝酒去了……”
“七弟,不过是自家兄弟的几句戏言,不要往心里去。《庄子。秋水篇》里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七弟可曾记得?”
萧绎有些支吾:“是,大哥说得极是。”
太子的这种胸怀和大气,是萧绎始终无法拥有的。但是我不忍夫君受辱太过,那丝懊恼之心转瞬化成了怜惜之情。我连忙找了个话题,给萧绎解了围。“太子殿下,听说您编撰的《古今诗苑英华》已经成书,昭佩和七符都想一观。”
“呵呵,是呀,终于完成了,都是大家的功劳。回头让人抄录一份,送到府上。”提起学术论著,太子的热情又空前高涨。
“太子殿下,昭佩以为,都是您的才华昭天,才出此传世之作。”我怀着深深地敬仰之情,兴奋地说着,丝毫没有察觉萧绎脸上乌云漫天。
“这个仅凭本王个人之力,恐怕难以成就。”太子谦逊的微笑永远象莲花。
在我的眼里,太子就象一个远古的神话,是我心中的太阳,一个无法靠近的太阳,离他越近,就越接近死亡。我却没有夸父追日的决心,也没有那个勇气。他,仅是我心中最华贵的美玉,一块我真心敬仰的原玉。
酒宴终于结束了,就在大家依依告别的时候,方才看见萧正德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兄弟,弟媳怎么走呀?再陪兄长喝一杯……”他一边说,一边揉了揉快要掉了的眼皮。
“怎么才来?到哪里鬼混去了?”萧纶的年纪虽小,却仍旧不把萧正德放到眼里。上梁不正下梁歪,萧正德和他父亲萧宏一样,是个没有纲礼伦常的家伙,居然把自己的妹妹接到自己家中做了夫妻。每次想起他的丑态,想起他那红红的眼珠中露出的淫亵,我简直是要作呕……
“兄长,你来晚了,大家都要退去了……”太子倒是很大度,一点都没有介意他没有行礼。
“本王不来,不是正遂了你们的心吗?哈哈哈,本王算什么,根本不是你们的什么兄长,不过是个被废弃的可怜人罢了……”
第二十四章 十里锦香看不断(二)
他仍旧嫉恨着以前父皇收他为义子,直到有了太子以后,又把他还给了皇叔这件事。因此,时常以“废太子”自称,来发泄自己的不满。父皇闻之,只是一笑,却从不追究。
我冷眼看着这群没有情谊的皇族兄弟,心里真是替父皇悲哀。这么多的儿子,却离心离德,真为大梁的基业担忧。家和万事兴,虽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的要做到,又谈何容易?贵嫔想是希望萧氏子孙将来能够好好辅佐太子,才借此机会下了道敕旨。只恐怕她的一片期待,要成为泡影了。
萧绎没有再理会他们,终于走了。再呆下去,一会不知又会引起什么事端来。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精辟之处了。其余的人,大概已经对萧正德的这种态度习以为常了,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风波来。
我们二人,同坐车上,却各怀心事。马车往前奔走,夜色已深,清风无情,我的心里有怜惜,也有委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萧绎的心里一定不痛快,每次来宫里聚首,都会不欢而散。他那双长大的翅膀无法张开,被缚上了重重的石头,压抑在狭隘的空间里,无法得到释放。
我轻轻地握住他冰凉的手,没有得到他的任何回应。
“小不忍则乱大谋。殿下,昭佩会助你一臂之力。”
“你说什么?”聪明的他本能地听出我话里的深意。
“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蟮舞其前,藏牙扶爪甲,嗟我亦如然。”我吟颂的这首诗,是三国时高贵乡公曹髦由于不愿意受司马昭的胁迫,不甘心做傀儡皇帝而写就的,诗名《潜龙》。
那份郁闷和压抑恐怕就是这种萧绎这种欲飞无力,欲受不甘的痛苦。
“你——”他忽然看着我,从窗口透进的灯光飘忽在他的脸上,依稀能感觉出他的肩膀抖动了一下。
我握紧了他,继续说道:“就算你想上天入地,昭佩也会和你同行。”
黑暗中,借着那微弱的光亮,我深情地凝视着他,希望能够走进他的心里,和他真正的合二为一。
“哎呀,本王的眼睛……”幽光荧荧,静夜谧谧,车轮伴随着萧绎的惊呼忽然发出了一阵刺耳的声音。我惊呆了。
感觉到萧绎身体绻了下去,手挣脱了我,捂住了那只残目。
“发生了什么事?”在这风寒露重的秋夜,我居然冒出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