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师:常乐我净是什么意思?是佛的境界么?是无余涅槃的真实境界么?
以下仅供参考。&;nbsp;
所谓常乐我净,是指去除四颠倒之后的真正的常乐我净。&;nbsp;
所谓四颠倒,“凡夫不知一己与世界之真相本为无常、苦、无我、不净,而生之四种谬误见解。常,
以为人将永远存在;乐,以为人生是快乐的;我,以为有自由、自主、可掌握的主体之‘我’;净,以为身心是清
净的。此亦即四颠倒。”(《佛学大辞典》)为对治这四种颠倒,佛家教众生修习“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
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
去除颠倒了的常乐我净,才能达到真正的常乐我净,即所谓四德。《佛学大辞典》:“【常乐我净】
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常;其境界无苦而
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可见,作为涅槃四德的常乐我净是佛
的境界,也应该是去除了习气之后的无余涅槃的境界。&;nbsp;
那么对于常乐我净,佛家为什么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呢?
《涅槃经》:“汝等比丘,当知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亦复
如是。为大医王出现於世,降伏一切外道邪医,诸王众中唱如是言:我为医王欲伏外道,故唱是言,无我无人众生
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比丘当知,是诸外道,所言我者,如虫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来於佛法中唱是无我,为调
众生故,为知时故说是无我,有因缘故亦说有我,如彼良医善知於乳是药非药,非如凡夫所计吾我。凡夫愚人所计
我者,或言大如拇指,或如芥子,或如微尘,如来说我悉不如是,是故说言,诸法无我实非无我,何者是我,是法
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
大意是说,佛说,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佛也是这样的。佛作为大医王出现于世间,为了调伏外道
邪医,针对他们的错误见解而讲无我、无人、众生、寿命、养育知见、作者、受者等内容。为什么呢?因为外道所
说的“我”,如虫子吃木,偶然成字,并非自觉、主动地去成字。所以,佛在佛法中讲“无我”,这是为了调伏众
生,从而根据时机而对他们讲无我,但又根据众生的接受能力,有因缘时而讲有我。这就像良医对症下药一样。我
所说的“有我”不是常人所说的“我”。常人往往认为有人体内有一个固定的有形物质作为“我”而存在(如被称
为灵魂、神我、元神等),或者其认为大如拇指,或者认为其大如芥子籽,或如微尘。我不这样认为。这些说法迷
失了真正的主人公,执着于非我为我。所以,我说诸法无我,不是真的无我,而是有我。那么什么是“我”呢?那
就是不生不灭(常)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真心佛性。&;nbsp;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理解什么是四颠倒,进而远离四颠倒,从而达到真正的常乐我净。为此,我们不
妨从现在就做起,远离私我,向大我前进。不断增加我们的慈悲心,开扩我们的心胸,珍惜时光,不断提高我们的
业务能力和修养,同时也积极劝化更多的人这样做;同时,使自己逐渐成熟起来,驾驭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做一个
缺乏自制,喜怒无常的人;不断净化我们的心灵,永远保持纯洁的本性;积极乐观向上,不悲观,更不可以懦弱自
杀。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真正的常乐我净四德。&;nbsp;
当然这也许是非常长久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信念坚定,守住本性,谦虚、勤奋、节俭,克服虚荣
心,积极反思自我,积极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稳重沉着,克服各种不良习气和嗜好,真诚待人,稳扎稳打,增强
责任心,肯于付出,为人随和,那么就一定会矢志不移地前进的,即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退缩。
2008年1月15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371永远做善良的人
371永远做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