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心莲的含义 > 第8部分(第4页)

第8部分(第4页)

我们一般所说的三界在范围上属于娑婆世界。由于三界首先是境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咱们这

个空间难以界定三界的空间范围,而且,所有没有解脱的不管是哪个世界的众生,也都应该在三界之内。

这三界的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迷界,是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所以被圣者所厌弃。《法

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化城喻品》:“能于三界狱,勉出

诸众生。”就是在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所以我们应该刻苦学习佛法并以此指导实践,不断提

高修养,远离三界的烦苦和沉沦,逐渐达到生命的自由解脱。

2008年12月10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352想大精进是妄想吗?

352想大精进是妄想吗?

郭旭东

博友留言:斑竹:最近突然间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缘起缘灭,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常迅速,内心无比的焦急,想大精进地学习佛法,不断地完善自身道德,珍惜佛度化我们的机缘。这样的心念不知是否是妄想?请您百忙之中给予解答。谢谢斑竹您!

以下供参考。&;nbsp;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是妄想。&;nbsp;

《俗语佛源》:【痴心妄想】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谓之“痴心妄想”……“痴”,佛教又称为“无明”,是“贪、嗔、痴”三毒之一,为一切烦恼之源。不明是非、善恶的污染之心,叫做“痴心”。《大日经·住心品》将“痴心”列为六十种心相之一。《法苑珠林》卷九十指出:“依邪见故,痴心增上。”……“妄想”和“正觉”相对,又称“生灭心”、“攀缘心”等……“妄想”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如《楞严经》卷一所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nbsp;

由上可见,妄想属于不理智的心念。“最近突然间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缘起缘灭,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常迅速,内心无比的焦急,想大精进地学习佛法,不断地完善自身道德,珍惜佛度化我们的机缘。”这些都是理智的行为,所以不属于妄想,相反正是善根增加的体现。但是,如果因为着急而烦躁,影响了自己的身心,无形中又增加了烦恼,那就没有必要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烦恼的。&;nbsp;

我们就是应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我们应该主动接受道德方面的教育,不断提高涵养,矢志不移地坚定自己的信息,向生命的更高境界努力奋斗、前进。如果道德欠缺,而不在这方面下功夫,那么生命境界的提高就是空谈,就是遥遥无期。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有紧迫感,大精进地学习理论和提高自己的修养、能力,并不断自责、反思、忏悔和纠正自己的不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我们的誓愿而不断精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那么前途就是光明的,即便我们的境遇不好,也会有信心和勇气征服。同时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向更高的目标前进。道德是我们的法宝,只要我们守护好这个法宝,认真领悟本性的道理,不断弃恶向善,那么,只要坚持,必将胜利!&;nbsp;

我们应该学会和他人和睦相处,特别是和学习佛法、研究和信奉佛教的人。不要认为他们的说法不正确而指责他们,应该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信奉三宝,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认识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断增加社会责任感,看准方向,矢志不移,全面提高能力和修养,敢于承认错误,认真学习理论,虚心进步,大踏步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08年12月1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txt小说上传分享

353一大事因缘

353一大事因缘

郭旭东

博友留言:老师,我有下列问题,敬请您的开示:您的博文“佛家认为,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未

来时时有佛出世。”是无时无刻不在度化吗?那我们就能生生世世听佛讲法了,对吗?

以下供参考。

佛陀因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世间。《佛光大辞典》:“谓佛陀出现于世间之唯一大目的,是为开显人生

之真实相,此即所谓一大事。”一旦了断因缘,佛就涅槃离开人间。因此,佛并非在人世间任何时刻都宣讲佛法度

化众生,故佛又叫做“如去”。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如去】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于涅槃中

之义也。”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缘,众生也不可能生生世世听佛讲法,仅管“佛家认为,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

未来时时有佛出世。”所以,这提示我们更发出誓愿,创造佛缘,更好地珍惜和学习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