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顶流他只想上学 > 第 21 章(第3页)

第 21 章(第3页)

但谁也没想到十公斤面粉听上去不多,看上去的视觉冲击却极大……

十公斤,几乎是整整一麻袋的量!

“因为我们毕竟是练手用嘛,所以这面粉也不是多了不起的好面粉,”兰姨挽起袖口,“什么叫不好的面粉呢?就是粘合度低、塑性能力差、吸水性差的面粉,所以这更能练你们的基本功,来来来,我们先从和面练起。”

来这的学生们多少都有点帮家里做饭的经历,再说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但亲自动手却遇到了种种困难,刘冰洁癖,不想沾手,所以只能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本来只需要揉个小面团,结果最后和出来一大桌子面;王一弗自觉手劲大,但

弄了半天都不成型,感觉做面团都能直接当糊塌子饼烙了。

阿戒也哀嚎:≈ldo;为什么要用这么难控制的面啊,就不能用硅胶或者陶土吗?≈rdo;

?本作者铁马倦倦提醒您最全的《拒绝日薪百万,顶流他只想上学》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就你聪明,”兰姨点了阿戒后脑勺一下,“遗体最终是要被送去火化的,陶土能烧吗?硅胶多贵啊!”

一众学生方才明白,这做个入殓师还少不得要学新东方的厨艺,也没别的办法,都开始和面团较起劲了。

楚孑虽然能按照兰姨说的配方和面,但却捏不出好看的造型,捏的鼻子都像是猪鼻子一样,更别提是和兰姨所给的照片上捏出一模一样的造型了。

无奈,躺平修眉的四个主经理人再次找到樊小慧,求她帮忙出出主意。

而樊小慧作为齐鲁大地上长大的女孩,果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

自幼对蒸饽饽很有心得她,当即拿出一套做“花饽饽”要用的工具。

花饽饽,aka面艺,是我国胶东地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在各种节日,农妇们会用面团揉出各种瑞兽、花朵、寿桃等等吉祥造型,蒸熟凉透,再点缀上各种美丽的颜色。

可以说,巧合的是,其中手法与入殓时补全遗体的“面团填补法”一模一样!

樊小慧立即开始教几人和面、揉面、捏型、雕刻的步骤。

而因为和面和揉面只是一个配方和占比的记忆,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所以四人一下午就掌握熟练了。

至于捏型和雕刻,因为樊小慧也没有做过人体器官和部位,所以五人只能一起摸索。

揉捏及雕刻花饽饽所需要的工具,包括了笔、刀、剪等等。。。。。。

有了这几样工具的帮助,四人很快便上手,可以做出近似的身体部位造型了。

学会了基本的方法,之后就是要照着不同的照片练习不同的部位了。

没有捷径,四人只能又开始没日没夜的练习。

每天看书、修眉、练化妆、练针线功夫,现在还加了一项练“蒸馍”(当然,他们的面团里没加酵母,想蒸也蒸不出来)。

时间门就这么一天一天地度过,当他们把每个人的一袋子面都快用完的时候,冬天也到了。

他们仍然聚在图书馆后面的小花园练习手法,户外的气温一直在零度左右,正如将来工作所在的妆殓间门一样,所以哪怕是手指冻僵了四人也毫无怨言。

随着揉捏不同部位的时间门越来越长,他们也把人身体的部位从难倒易分成了三类:第一类叫有手就行,指的是非常容易捏好的部位,比如腿、胳膊、额头这样的部分;第二类叫需要努努力,指的是手指、脚趾、耳朵这种不只需要捏出形状,还需要用小刀雕刻褶皱,稍微费点劲的部位。

而第三类则叫难于上青天,专门指五官。

因为五官不仅需要捏出形状,还需要和逝者原本的五官保持一模一样才算过关,所以重新捏个十几遍能捏出适当效果就算是不容易了,更别提是在

极短的时间门内捏好了。

楚孑占了手稳心细的便宜,算是四个人里捏的最好的,但遇到五官仍然需要比对着照片重新来个十遍左右。

王一弗练了很久但手实在太硬,难免就有点气馁,而且作为本科生,他们比专科生还多两门理论课程,每天的学习也是苦不堪言。

“唉,”王一弗叹气,“我怕是吃不了这碗饭,毫无天赋。”

“多练练总会好的,”楚孑安慰道,“而且,之后不会每个遗体都需要这个步骤的。”

“是……”王一弗望天,“楚哥是不是从来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啊,咱们这学期期末要考十门课!有一门英语就算了,还能靠高三底子蒙一下,关键是还有个思修,我真的不理解,好多学校都是开卷考试,为什么咱们学校闭卷啊?真的好难背啊。”

楚孑失笑:“你一个文科生也怕背书?”

“背一两门倒是不怕,关键是多啊,殡葬学概论也要背、思修也要背、殡葬管理学也要背,”王一弗绝望道,“我还要练拳,还得学捏面团缝针,你说说,这是人类能忙完的期末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