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姓名学视频讲座 > 第222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第2页)

第222章 妇女能顶半边天(第2页)

一旦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火焰颜色便逐渐从红色变成橘色,随着温度渐增变成黄色。橘黄色的火焰可以烧制出陶器,黄色的火焰加上高岭土和釉,可以烧制出最早的青瓷和白瓷。

中国人发明瓷器的时间不晚于商周时期。从此,人们可以用陶瓷碗盛放饭食,用筷子和瓷勺吃饭喝汤了,这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次大进步。

我们现在已知道,黄色火焰的温度并非最高,往上还有白色火焰和蓝色火焰。

居于大唐盛世之间的武周时代,颇令史家头疼。

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甚至改置社稷,在洛阳立武氏七庙,这算不算中断了唐朝国运?这件事倒比较好处理,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又还政于儿子李显,史家于是把改唐为周一事称为大唐年间的“武周革命”,也就揭过去了。

然而,更麻烦的是如何评价武则天这个人?

核心问题在于武则天是位女性,在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里,女性掌管朝政,就是牝鸡司晨。但如果抛开其女性身份,武则天治理的天下实在发展得很不错。

武周时代上承贞观之治,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已超过唐高宗时期,而下启大唐真正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毋庸讳言,武则天在吏治上先后起用周兴和来俊臣两大酷吏,使用恐怖的严酷手段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但在民治方面,她却是温和大气而果决明断的。

武则天非常重视经济发展。她还是唐高宗的天后时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规定考核地方官吏时要以农业生产发展作为重要指标。她登基为帝之后,更加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强调与民休息。为推广先进的农耕生产技术,她召集专家编撰颁发《兆人本业记》,以此作为地方官吏劝农的参考书目,同时又对农民采取相对宽容的态度。

吏治严厉而民治宽松,武则天时代的社会是安定的,和谐的,大唐域内农业、工业和商业均出现了长足发展。武则天统治末期,全国户口数从唐高宗年间的三百八十万户骤增至六百一十五万户。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

武则天在位期间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极大提升了中国女性的地位。

她以一己之力推动女性在封禅、祭祀典礼中担任职位,称帝后更是专门组建了成规模的参政女官群体。武则天的理由非常充分,她指出,由清一色男性臣子主持祭祀太后的旧制于礼“恐未周备”,由此顺理成章提出祭祀女性先祖应由皇后主持。这个提议很快被推行,意味着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官方盖章认可。

从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的女性官员多了起来。从没有一个朝代的女官,在数量和质量上能超过武则天时代。比如着名的上官婉儿,她深受武则天宠爱,被授权参与决断百官奏折。

为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武则天提议父在母死也需为母服丧三年,而不是仅仅服丧一年。她还制定出新妇不跪的婚嫁习俗,规定举行婚礼时男跪女不跪,虽然多少有些矫枉过正,但相比起来,两宋的程朱理学简直是历史的倒退。尤其北宋后期逐渐兴起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女性缠足之风,已是极度不尊重女性且扭曲变态的风气。

除了有意提升女性地位,武则天还在制度上拓宽了庶族及平民入仕的途径。这是武则天的另一大突出贡献。

因所谓牝鸡司晨,武则天的女帝身份很难得到传统观念的真正认可。从庶族、平民中大量选拔优秀人才,以此与代表保守力量的皇族、望族、士族相抗衡,借此巩固统治地位,之于武则天有着极为迫切的现实需要。

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称帝之初“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城南门,亲自临试。”她不仅破格录用成绩优异者,还下令准许官吏、百姓们毛遂自荐。

这才是真正的力求野无遗贤。

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大增加了。武则天还首创了殿试制度,并且初设了武举考试。

通过一系列人才考察选拔制度,武则天为自己找到了娄师德、狄仁杰等名臣,也为后世留下了姚崇、宋璟等贤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