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也不磨叽了,“奶奶刚才不是说家里的冻鱼吃完好久了,现在喝粥都不香了吗?我想去钓鱼,如果钓着了,奶奶就又有鱼吃了。”
“能行吗?”
秀云是一脸的怀疑,“从来没听说过你会钓鱼啊?”
周林微微一笑,“现在知道也不晚啊,你就等我好消息吧!”
他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是因为早上去挑水时,看到河里可有不少鱼儿在游,而且个头还都不算小。
门前那条河是条活水河,跟五里外的一条大河连通的,而那条大河则是连江通海的,里面的鱼儿绝对是少不了的。
秀云看他这么信心满满的样子,不由得也有些期待起来,
“也不知道中午能不能吃上你钓的鱼呢?”
“我尽量!”
周林也没敢说死,他现在可是连钓杆都还没呢,得现做,时间上可能有点紧。
宋家人上工以后,周林也离开了,不过他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堂舅丁广生家。
还好他来得及时,堂舅刚好正要出门。
“林子,今天怎么过来了?有事啊?”
丁广生刚走出家门,一抬头就看到了周林。
周林跟他也不客气,“舅,有事求您,送我两根竹竿行不?”
丁广生一听,马上就道,“这有什么为难的,在屋后头,砍刀在后面猪圈里,你自己去砍吧,砍完把刀放回去就成!
我要去上工了,就不招呼你了,有空领着秀云来家吃饭啊!”
说完,摆摆手,示意周林不用再道谢后,就挑着竹筐走了。
周林按他所说的,在猪圈里找到了一把厚重的砍刀,然后就跑到竹林边上,仔细挑选了下,选了两根特别精神的竹子砍了。
这一小片竹林是丁广生自家种的,一半种的是细长的篾竹,另一半则是粗壮的毛竹。
这片竹林可不是白让他家长的,占的地就是丁家的自留地,算面积的。
不过,每年的产出也不少。
丁广生有个编竹器的好手艺,只要有空在家,他的手就会动个不停。
竹筐,竹箩,竹篮,竹筛,又或者是竹娄,哪样好卖就编哪个。
每年靠着这个手艺,也能挣上一笔。
反正他家每年挣的工分足够全家人的口粮了,所以这块地上,他们就宁可种竹子,因为这样算下来,要比单纯的种粮食效益更高。
还有每年的春季跟冬季,竹林还会产出不少竹笋,这两样虽然不能换几个钱,但可以改善家里的伙食,也能去集市上换点别的自家没有的东西。
也算是个进项。
再有,做竹器剩下的那些边角料,还有那些无用的竹叶跟竹枝,晒干以后可全都是柴禾。
总的来说,这些竹子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砍完竹子,周林并没有直接走,而是把竹子拖到屋前面,用砍刀将竹子的枝叶全都削掉,只留了主杆。
这些枝叶,他用门口的扫把扫到了屋东侧的的竹叶堆上,平常丁广生削下来的枝叶也都是堆放在这里。
等它们被太阳晒干以后,就可以用簸箕装上倒在灶台后面,平时烧火时就能用上了。
把一切收拾利落以后,周林才扛着两根竹竿回了家。
至于他为什么要准备两根,那是吸取了前世的教训。
这种自制钓竿的优点就是方便,可以就地取材,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很不结实,要是一不小心钓条大鱼,或者是不小心挂到了树枝上,那基本就废了。
所以,有个预备的会保险点。
这钓竿已经有了,还差鱼线跟鱼钩。
这两样周林准备从秀云的针线盒里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