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读书笔记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我无意于铺陈事件和背景,也无意于评价两国政治家的偏正得失。

我只想关注这个特殊的人群——留苏学生,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折射那个时代的政治风云变幻。

功过评说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会上,赫鲁晓夫发表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报告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他的个人崇拜、个人迷信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赫鲁晓夫提出了通过议会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和平过渡”的主张 。

赫鲁晓夫的这篇被称为“秘密报告”的讲话,如同落入平静湖水的一块巨石,在社会主义阵营内激起了剧烈的波澜。同年七月至十月,在波兰、匈牙利相继爆发了“去斯大林化”的群众示威活动,并在苏联的武装镇压下,最终演变成为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流血冲突。

在学校里,中国留学生们惊讶地发现,仿佛在一夜之间,空气都变了味道。

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刊载批判斯大林的文章;课堂上,老师们尖刻地批判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所作所为;苏联同学们分成了两派,整日争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挥拳相向。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中国学生们感到困惑不解。在学子们纯洁的内心中,斯大林如同自己民族的领袖一样,具有无上的威望。

斯大林率领苏联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击败了法西斯的入侵;纵然有一些决策失误和人格缺陷,怎么能全盘否定呢?!

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那些昨天还将斯大林作为“领袖”、“慈父”顶礼膜拜的人们,此刻却把他当作魔鬼来诅咒。有的人为此甚至还和苏联同学争执起来。

中国大使馆组织留学生们学习了人民日报的两篇社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文章强调,中国要继续加强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对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

文章同时指出个人崇拜是一个长远的历史现象,一定会在党的生活中有反映;但我们党的任务是坚决反对突出个人和歌功颂德,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的原则,反对官僚主义。

池秀峰回忆道:

“人民日报发表这两篇文章后,苏联《真理报》几乎进行了全文转载。应当说,这件事在苏联民众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尽管顾忌苏联当时的政治氛围,还是有一些老师和同学私下里对我翘起大拇指:‘你们中国人了不起,真理应该是在你们这边!’”

池秀峰万万没有想到,命运为他安排了一道考题。

1960年6月的一天,他迎来了五年留学生涯中的最后一门考试——哲学。

由于学习出色,他已经在此前所有的考试中获得了五分。他多么希望能够顺利完成考试,为自己的学业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当池秀峰抽出题签,他顿时感到眼前一黑:最后一道题的题目赫然写着:“你如何评价斯大林?”

天哪,怎么会这么倒霉?!

要知道哲学课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声色俱厉地批判斯大林。池秀峰对苏联人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深为不满。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还在床头贴了一张斯大林的大幅画像。

可是此时此地,要公开地阐述自己的反面观点,还真令他犯了难:如果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有可能被老师认为是离经叛道,给个三分,甚至是不及格都有可能;如果随波逐流,一定能拿五分。可是,那将意味着背叛自己的信仰,背叛党和祖国。这可怎么办?

第十一章 相煎何急(2)

想来想去,池秀峰横下一条心,在考官面前稳稳地坐了下来:

“我认为,斯大林一生中犯了不少错误,有的还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是斯大林与列宁携手建立了苏维埃国家,特别是在列宁逝世后,坚定地执行了工业化的路线,才使得苏联具备了在卫国战争中取胜的经济实力。在卫国战争中,斯大林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我只想提到一点,无数的青年是怀着保卫斯大林的信念走上前线的,也有无数青年高喊‘为了斯大林’冲向敌人的炮火。因此,我认为对斯大林的评价应当客观公正,功绩是百分之七十,错误是百分之三十。”

当池秀峰结束最后一句陈述,考场里一片寂静。哲学课老师面无表情,透过眼镜直直地注视他片刻,低头在成绩册上唰唰地写下了分数。

“听天由命了!”池秀峰甚至没看一眼自己的成绩,起身走出考场。

等在外面的苏联同学照例把他的成绩册一把抢去传看,走廊里顿时响起了欢呼:“乌拉!五分!”

山雨欲来

有人说,是赫鲁晓夫的大国沙文主义姿态触怒了毛泽东;有人说,是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地位的显著提高引起了赫鲁晓夫的恐慌。总之,从1958年起,中苏两国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