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伙食之好是出了名的
目录(2)
留苏预备班的伙食,即便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是相当体面的。而在国凋民蔽的建国初期,几乎可以用“奢侈”来形容
七、 比妈妈还细心
从春夏秋冬的服装,到鸡毛蒜皮的小物什,考虑的一应俱全。有了这些服装和用品,五六年中就几乎不用再添置任何东西了。就是自己的妈妈来给打点行装,恐怕也不会考虑得如此周到。
八、 “缓出国”
然而,并不是所有进入留苏预备班的学员,都能够如愿走出国门。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有一部分人员没能如期出国。这种现象被称为“缓出国”。
九、 历史的反思
新中国的决策者和教育管理干部,根据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学习和摸索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留学工作方向,其勇气和实事求是永远值得我们称许。而十几年留学工作的利弊得失,也有待后人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评说。
第六章 五分!五分!
一、 坚持
这时候,使馆负责留学生管理的同志来到列宁格勒。他不知从哪里了解到我的情况,见到我就说:“你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了。如果你有困难,支部书记可以暂时不当。我们也可以……”他还没说完,我就跳了起来:“我还没要求回国呢?!我一定要留下!就是累死,我也要坚持下来!”
二、 军事留学生
对于这些从枪林弹雨中冲杀过来的军人来说,这次出国留学,就是组织布置的一项新的战斗任务。这次,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敌人的枪口,而是坚固的知识堡垒。他们抱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战斗精神,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三、 从“吉尔”到一汽
从厂长、车间主任到一线工人,从前方生产、辅助生产到后勤管理,从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计划管理到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几乎所有的关键岗位都得到了苏联同行毫不保留、几乎是手把手的指导。
四、 中国等于优秀
中国留学生,在当时的苏联几乎成为优秀的代名词。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青年人,成为苏联教授们的宠儿。很多苏联的老师,都以拥有中国弟子为荣。在课堂上,最复杂的问题总要留给中国学生去解答;而中国学生的反应,则成了老师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尺。
第七章 燃情岁月
一、 课堂之外
对于每个在海外求学的学子们来讲,在异国他乡的大学生活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那些在课堂之外的星星点点的小事,都成为一生中值得反复回味的经历。
二、 在广阔天地间
在我们看来,不分种族、国别,我们都是国际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因此,我们愿意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很自然地把苏联对本国青年的要求,看作就是对自己的要求;我们把每一次身体的磨炼,都看作是一次思想教育活动,是对自己思想品质的一次考验。
三、 风自东方来
这些年轻的学子,恰似从东方古老大陆吹来的一股清新的风,驱散了几百年的偏见与隔阂,将友谊的种子播撒在了这片白桦林的土地上。
四、 心手相连
当周维推开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柳芭阿姨伏在桌子上睡着了。开门的声音把柳芭阿姨惊醒了:“真抱歉,我怎么睡着了?”周维满怀愧疚地走上前去:“真对不起,我一玩起来把辅导的事给忘了……”没想到柳芭阿姨马上摆摆手说:“没关系。我们现在开始吧。”
五、 惜别
朱育理的演说多次被听众热烈的掌声所打断。当他结束最后一句话,激动的听众立即一拥上前,如潮水般淹没了他。钢笔、校徽,……他的身上顷刻间缀满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品。“乌拉”、“乌拉”的欢呼声如浪涛一般,在沸腾的人海上空往复掠过。
第八章 润物无声
没有冗长的说教,没有枯燥的理论,就在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中,学子们领悟了什么是科学家的品格,什么是科学的光辉。与知识和技能相比,来自苏联的师长们所表现出的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不肯随波逐流的高贵人格,才是我们继承的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