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种事终究已经过去,自家相国明显已经被惊醒恢复了过来,西凉的主人必将再次展现他的英姿!
对此,李儒充满了信心!
只不过有的时候事与愿违常常不尽人意,李儒现在看到的却并非在日后也一样能看到,董卓现在表现得也同样不一定在日后还有。
正如此时此刻,李儒正充满了激情和动力准备不眠不休,而他所敬畏的相国,认为已经重新找回初心的主公,现在却正琢磨着今晚寻北宫哪个,或者说哪些后妃来侍寝呢……
确定了相国的打算,李儒的动作自然不会慢了。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洛阳便在传唱一个童谣,
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
鹿走进长安,方可无斯难……
不得不说,李儒对于舆论的掌控可谓是炉火纯青,哪怕这年头还没有明确此方面的含义,但言语的力量却早早有了体现。
三人成虎的例子比比皆是,哪怕仅仅只是一首粗陋的童谣,却也足以引得洛阳城人心惶惶难以安生。
下民百姓不知所以而心思浮动,他们只能听到李儒想让其明白的意思。
而城中士人太学学子,乃至朝中百官等这些人,十之八九都知道在北宫的那个胖子要做什么。
迁都!
对于一个王朝,一个帝国而言可绝非小事。
哪怕董卓权倾朝野之时,有些士人朝臣也并未做出什么激烈的反应,因为在他们看来天子仍然是天子,董卓虽然行事有违立法祸乱朝纲,但却并未行篡逆之事。
不得不说,自王莽篡位,世祖复汉以后,大汉的朝堂对于权臣的容忍底线可以说是越来越低,甚至比前汉时都要低出了一个新的档子。
外戚也好权臣也罢,只要天子仍然姓刘,那么这天下便依旧是大汉的天下,些许恶行虽然可恨,但自有人为国除贼便是。
可迁都不一样,这两个字才刚刚出现在朝堂上,便在百官公卿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数的臣子在此前都未发一言,今次却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反对迁都。
因为在他们眼里,迁都兹事体大乃至会动摇国本,这是破坏大汉根基的行为。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政治权力分割舍弃的因素,只是事关于此的那些臣工还未及说话,却是先被腐朽老臣抢了头……
李儒冷眼看着那些以头抢地的百官臣工,嘴角微微扬起带着一丝轻蔑冷笑。
相国以天子令昭告迁都,这些人就算反对又能如何。
现在由着他们哭天喊地的已经算是仁慈,若还不识趣,那就下去和先帝作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