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牛同志,我手上现在有两套院子要出售。
一套七间房加一个两百平的院子,有点旧,户主出价一千两百块。
另外一套位置比较好的二进院,全院房间大大小小有22间之多,居住面积二百多平方米。
这个比较贵,得六千块钱。”
柳向南熟练地介绍着自己手上的资源。
现在的中介确实不好做,卖房的人不多,买房的更少。
只有那些家里实在住不开的人才会考虑买房。
否则谁也不愿意花冤枉钱,等着国家分配就好。
这也是这个时代特有的特色造成的影响。
有投资眼光的人少有。
对于柳向南说的两个院子,牛平安仔细地思索起来。
以现在的行情,故宫旁的四合院也就万把来块钱。
再过个一两年可能会涨到两三万。
以投资的眼光来看,显然第二套院子更适合。
可转念一想,风险似乎也不小。
四合院这样的古老建筑,常常带着历史的包袱。
它们是城市的遗产,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但现代商业的需求常常和历史遗迹产生冲突。
维护、改造、再利用,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投资似乎总是光鲜亮丽,却往往忽略了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现实矛盾。
牛平安手头有两万多的积蓄,买下两套院子倒是绰绰有余。
可要算上后期的维护成本等等因素,似乎并不怎么划算。
不仅可能会成为负担,还有可能会拖累之后的计划。
牛平安想了想还是决定买下第一套院子。
无它,便宜尔。
旧点也没关系,直接推了重建。
就当是买了块地皮了。
“柳同志,就第一套院子吧,二进院价格太高了。”
“行,牛同志什么时候有时间?
咱们去看看。”
既然牛平安做了决定,柳向南也没有多介绍第二套院子。
毕竟两套院子的价格天差地别。
柳向南也不觉得牛平安会买第二套院子,也就没有多费口舌。
“我今天都有时间。”
“行,那牛同志您在这等我一下,我先将我的鸟儿安置一下。”
“没问题,您先忙。”
柳向南也急于做成这单生意,当即便提着鸟笼出了茶楼。
牛平安则品着茶等着他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