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到时候四九城涌入的人会更加多。
房子就更加紧张了,而到了那个时候,房价肯定会水涨船高。”
牛平安解释道。
“嗯!”
秦京茹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理。
“就算以后政策不变,咱们有自己的小院日子过的也舒坦一些。
现在院子里到处都是棚子,跟大杂院已经没区别了。”
太深奥的道理牛平安并没有和秦京茹说。
说了她也未必能理解。
“听你的。”
“听我的就对了!
咱们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家人能过上好日子嘛!”
“平安哥你说的对。”
“行了,快将钱放好睡觉了。
让我来看看这个年过的你有没有变胖。”
“讨厌~”
。。。。。。
做了这么多年的保卫员,牛平安对一些信息还是比较了解的。
比如想买房子应该去哪儿找人。
无论买卖房备案与否,“拉房纤儿”这一行当应运而生,专吃买房、卖房者,常晨起聚于茶馆,探听信息。
“故人皆呼之为跑纤”,也称“纤手”。
纤手们口齿伶俐,精熟行情,能说会道。
这个行当竞争很激烈,互相利用、拆台、勾心斗角是常事。
但以前纤手拉成一单买卖,很少只有一两个人得佣金,一般至少三五人至七八人。
纤手揽活不容易,“十个纤儿九个空,拉上一号就不轻”,纤手的佣金还是可观的。
从清代至上世纪50年代前,佣金都是买房者出房价3%,卖房者出2%,俗称“成三破二”。
无论多少人参与,按劳分钱。
其实说白了,拉房纤儿就是以后的中介。
建国后虽然房屋不能明着买卖,对这一行的从业人员打击很大。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依旧有不少无业游民从事这一行业。
牛平安随意地找了一间茶楼,叫了一壶茉莉花茶。
等服务员上茶之后,牛平安开门见山地向他打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