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我可以得到美国公众和国会的绝对合作,但不能耗费巨资在距美国3000英里的欧洲长期驻军。
期限是2年。“
“我希望到时情况将允许这么做,”丘吉尔竭力想掩盖自己的沮丧情绪,可还是嚷了起来:“不管怎么样,我们需要法国的帮助。”
“法国是我们的盟国,我们已同法国订约,希望法国有强大的军队。”
斯大林宽宏大量地说道。
罗斯福又给了丘吉尔一击,说:“只要法国人不在发号施令的岗位上就行。”
斯大林听出罗斯福在支持他,就兴冲冲地说:“我希望法国强大起来,但别忘记,法国向德国敞开了大门……
管制德国只能由那些从战争一开始就反对德国的人来干。
法国不在其列。“
“战争开始时你在干什么?”
丘吉尔想这么说,但把话压了下去,道:“战争爆发时我们都极其困难。
但法国必须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反对德国人时最需要法国人。
当美国人撤回国时,我们就得想想未来了。“
这句话似乎对斯大林起了些作用。
的确,30年来俄国同德国打了两次恶仗,第一次被德国人用一个拳头就打败,第二次差点没亡国灭种。
18。从雅尔塔到齐格菲防线(6)
这时霍普金斯写了一个字条递给罗斯福总统,上面写着:“(1)法国已在欧洲协商委员会之内,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德国问题。
(2)答应给法国一块占领区。
(3)推迟关于德国管制委员会的决定。“
罗斯福看罢说道:“我建议给法国占领区,但将管制委员会问题留在以后讨论。”
“我同意。”
斯大林说道。
他不愿同罗斯福争执。
会议接着讨论了德国赔款问题。
丘吉尔又同斯大林一阵争论。
最后决定以后研究。
会议的第三天,即2月6日,最敏感、最棘手、无法回避的波兰问题被罗斯福提了出来。
罗斯福在几个月来一直想迫使波兰流亡政府让步,遭丘吉尔的坚决抵制。
丘吉尔首先就波兰问题发言。
他慷慨激昂,两眼冒着令人生畏的目光:“英国在波兰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利害关系。
当1939年我们以劣势装备对德国宣战时,谁都知道我们冒了多大的危险。
我们为此几乎牺牲了生命——不仅仅是帝国的生命,而且作为民族的生命。
我们之所以拔剑而起,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