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轩飞身来到城头时,于杰就侧过头,用略含不满的目光往李轩看了过去。
“郡王来迟了近两日,可知军中失期之罪?”
按照他们的预定,大军六月初三就开始出塞作战。
李轩这个主帅,却直到两日之后,六月初五的清晨才抵达张家口。
李轩理亏,只能回以苦笑:“出征之际,朝中乱象纷起,群起鼓噪,六月初一仅是弹劾你我的奏章就有数百,甚至有数十翰林学士围堵首辅陈询陈老大人,言出不逊。本王只能在京城再逗留数日,稍作处置。”
此时京城百官,对于李轩率大军出塞,北伐蒙兀的反应是震怒不已,夹杂着不安与恐惧。
五月中旬,虞红裳拜李轩为‘征北大将军’时,群臣百官大多以为朝廷会如同之前那样以防御为主。
可当时间进入五月末,越来越多的人经由蛛丝马迹,洞察到了于杰与李轩的真实意图,于是朝野之间群情鼎沸。
在五月底,朝中的众多官员勋贵就在全力以赴的阻扰这次北征。
不过此时大晋军方的两个首脑,少傅于杰与汾阳王李轩都有志一同,又有监国长公主鼎力支持。
这些人的努力,最终都未能发挥作用。
他们奈何不得这几人,就把压力转移到其他几位辅政大臣身上、
李轩对这些人的想法,倒也能理解一二,
只因大晋自太宗第三次东征以来,就没什么好结果。
太宗生前曾五次北征,每一次都动用了上百万的大军。可只有第一次与第二次战绩卓著,先破鞑靼,后败瓦剌。
之后的三次,虽然动用了无数的军力与财力,可最大的战果也就是斩首千级,然后招抚沿途了那些不断降而复叛的蒙兀诸部。
也就是这三次北征,导致大晋的财政困窘,大晋宝钞的信誉破产,不得不放弃交趾。
最终太宗本人,还病死于第五次北征的途中。
之后就是正统帝出塞北征,从塞外的猫儿庄,一路溃退到土木堡。葬送了大晋近八十万兵马,还丢了一位皇帝。
所以朝廷内外对这次李轩的北征心生疑惧,其实是情理之中。
这些人不明情况,自然会担心朝廷的大好局面,因李轩的莽撞用兵而葬送。
少傅于杰闻言,这才神色稍缓:“朝中那一群竖子,不足与谋!如无八成以上的把握,于某岂会同意北征?”
在数月之前,于杰也是坚定的保守派,
景泰初年以来,朝中曾有数次出兵塞外雪耻之议,都被于杰强压了下去。
这是因于杰深悉那时的晋军守有余,攻不足,还不足以在塞外与蒙兀争锋。
李轩则是微微一笑,转头回望身后的众多亲卫:“竖我的王旗!。”
当‘汾阳郡王李’这面王旗大纛竖立于张家口城头,整个关口附近近七十万大晋军马,瞬时都发出了雷一般轰鸣震响。
所以望见这面王旗的将士,无不都士气高亢,心绪澎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