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进行得很快,半个时辰刚过,地上也满是死人和丢弃的旗鼓兵器,其中还有无数的鞋子。贺兰山军团彻底失去了战斗意志,在战场上胡乱奔逃。
没有强力骑兵,想在这个的黑夜中成建制地突围,无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不断有西夏士兵丢掉手中武器,跪地求饶。
可是,杨华的中护军好象对接受俘虏不太感兴趣,依旧从他们身边一冲而过,依旧是漫天乱飞的滚滚人头。
说来也奇怪,打了这么长时间,天上的月亮死活就不出来,四野还是一片漆黑。河东军大营的火光逐渐暗淡下去,眼前有些盲目了。
杨华不记得自己的横刀已经劈翻了多少敌人,只感觉手臂越来越重,呼吸也有些急促起来。
“过瘾,真是过瘾!”他活动了一下右手,长长地吸了一口冰冷而干燥的空气,拨转马头跑回山冈。
敌人是杀不光了,就现在而言贺兰山军团至少还剩两万多人。这些失去抵抗力的敌人就交给杨再兴和杨志他们去处理吧。
杨华转身一走,中护军的骑兵们也跟着跑了回去。再看他们身上,银亮的胸甲已经被红色覆盖,粘稠的血在上面形成一层触目惊心的外壳。整支队伍都散发着诡异的暗红色光芒。
身上的汗水已经将铠甲内的衣服彻底沁湿,丝绸内衣紧紧地贴在皮肤上,又冷又黏,让人很不舒服。
眼见着就要奔上山坡,杨华正要摘掉头盔放松下身体,可就在这个时候,从奔驰的骑兵队伍中突然冲出一人,手中的大铁矛扫出一团黑光,将两个中护军的骑兵砸下马去,径直朝杨华冲来,空中霹雳般地大吼:“杨华小儿,拿命来!”
杨华一惊,定睛看过去,这厮头盔在刚才的厮杀中已被人一刀砍掉,露出青灰色的头皮,不是李良辅又是谁?
原来,刚才这一通混战,李良辅因为骑着马,不知怎么的的居然混进中护军的骑兵队伍里来了。因为战马都有裹群的习性,野生的马群中都有一匹头马。头马一跑,即便前方是悬崖,其他的战马都会跟着跳下去。显然,他的战马也随着中护军的战马跑了起来。
李良辅性格坚韧,一直隐忍不发。等到接近杨华时这才骤然发难。
杨华切是不惧,哈哈洪笑:“李良辅,你已落到我的包围圈里了,快快下马投降,本将军还可饶你一条小命。”
中护军的骑兵们发现队伍中夹杂了一个党项人,俱是大惊,提着马刀冲了过去。可李良辅端的是无比的悍勇,也不减速,一边高声大叫:“杨华小子,居然出此阴招。今日非杀了,才能泻我心头之恨!”一边将大铁矛一横,竟将那两个骑兵逐一刺下马来。
这两矛使得无比轻松,看得出来,李良辅武艺极为高强。只听得一声轰鸣,李良辅的战马堪堪从两个河东骑兵身上踩过,发出令人头皮发麻的骨折声。
杨华听得心尖都在滴血,大叫一声:“李良辅,我要杀了你!”
可刚一提刀,身上却是一阵酸麻,身上的力气飞快地消失,手中的横刀也脱手落地。原来,刚才这一阵冲杀已经耗尽了他身上的力气,加上这段时间又太过劳累,不服银川的水土,身上的旧伤同时发作。
杨华大小经历过几十场战斗,身上的伤痕纵横交错,看起来煞是可怕。很多伤疤已经伤及筋骨,本就有隐患,只不过他身体强壮,硬生生把伤情压了下去。
可偏偏倒霉在这些旧伤都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一十四章 党项武神
着李良辅一张扭曲的面孔越来越近,杨华心中并是被这夜里的寒风吹得有些发冷。
死亡第一次距离他如此之近,近得只要你在等下片刻就能够触摸到他冰冷的外壳。
上次在太原两国和议的时候,李良辅并没有给杨华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相比于箭术超群,为人机敏睿智的拓拔山岳而言,他显得有些不起眼,甚至给人一种迷糊的感觉。现在,拓拔山岳已经自杀身亡,让杨华叹息西夏又折了一员大将。老实说,他还是有些瞧不起李良辅的,可眼前这个悍勇的将军还是出乎杨华的意料。
看李良辅的武艺,至少在梁红玉那个级别。而且,力气更大,战斗经验更丰富。那支大铁矛在他手上仿佛轻无一物,或点或戳,或劈或拦,舞成一团黑光。呼啸的风声中,竟无人可撄其锋。
“杨华小儿,拿命来!”
眼见着自己就要被这厮一矛刺下马去,杨华心中苦笑,这一回看样子是逃过去了,即便不死也得在床上躺上半年。
难道自己真要像成吉思汗那样倒在西夏?
紧急关头,杨华一声怒啸:“狂妄!”
这一声用尽了他全身力气,李良辅本震得手上一缓。也就是这一缓让杨华逃过一劫,只听得“劈啪!”一声,一条鞭子抽到杨华战马的屁股上。
那匹战马愤怒地扬起前蹄,将杨华掀到地上。
杨华被摔得头昏眼花,在紧要关头扭头一看,李清照着提着鞭子站在自己身后。
原来,李良辅的冲锋因为太快,已经跑到山冈上来了,直接冲进杨华的参谋本部。
山冈上本站着不少人,有参谋军官,有文吏,也有李清照所率的那群接收人员。
见李良辅如此猛恶,简直就是党项人中的武神。所有的人都惊慌地乱跑,山冈上响起一起惊叫声。
说是迟,那是快,李良辅这一矛正好刺到杨华坐骑的脖子上。
长矛同马颈骨刺耳的摩擦上传来,那匹健壮地河曲马竟被李良辅一枪挑断了脖子。战马轰然倒地,马血漫天飞舞,在空中现成一片红色地扇面。
“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