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边嘲笑一边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朋友们见了也笑哈哈,再转发给自己的朋友们……
嘲笑别人是容易的,改起来困难重重,不知道碰倒了哪一块不能动的bug,就导致整个程序崩盘。
每个具有胜负欲的程序员都出手了。
最后,这个程序终于可以顺利运行,实习生感恩戴德,一查终极版的上传人——宫先生。
“哇!!!大师帮我改程序!!!”实习生兴冲冲地捧着自己的程序进献导师,为了让导师不再挑刺,他特别强调“是中科院的一位老师帮我看的”,导师的内心:什么老师能比我强。
再一看宫先生的履历,导师再没话说。
这个故事,从实习生的师门传出,共享平台上忽然多出了许多注册用户,他们有学生,有程序员,他们目的有想请大神帮忙改程序的,想展现自己本事的……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未来。
花里胡哨的软件多起来之后,实习生的那个插广告软件居然显得还不错。
早期的大神们也放弃了嘲笑,想帮的就帮一把,不想帮就算了。
刚开始也有一些程序员自认为自己可牛逼了,拉帮结伙,享受指点江山的快乐,但是没多久就被打脸。
很多程序不是单纯的程序,而是综合性的业务,在程序上牛逼,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也牛逼。
分享平台的风气从“个体嘲笑个体”转变成“某个小团体嘲笑个体”,变成“隐藏大神太多,别随便得罪别人,说话别太难听,免得不知道哪天就轮到自己了”。
如同世界局势一样,神妙的达成了和谐状态。
就连刚学编程没多久的人都敢把自己写的程序放上来,请人指点。
连徐云义都发布了一个软件上去,据他说被几个人指点之后,思路打开,感觉下次计算机比赛的冠军非他莫属。
人多了,乱七八糟的需求就多了。
需求多了,商业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第一个商业机会就是——建立私库。
程序员上去也不是纯为义务劳动的,也有人想要保存一些源代码,还有的人自己把有问题的源代码改良之后,得找个地方存着,存自己电脑里占内存,还调用不方便,放自己个人的存储库里就开心很多了。
特别是紫金分享平台,不仅只是分享,也会提供一些额外服务,在紫金平台跑一遍程序,平台可以帮用户自动追踪并快速定位冲突,免得程序员靠自己的肉眼翻阅几千几万行代码。
私库要收钱?
收收收!把我的钱拿走吧!
“这个私库的定价,是不是太便宜了?”分享平台的主管还是觉得安夏在做慈善。
安夏反问:“如果洗一张照片的成本是一分,店里收你一毛,你给家里人拍了一千张照片,你洗吗?”
“洗啊。”一百块钱对他来说就是毛毛雨。
“如果店里收你一百块一张,你洗吗?”
“……那……要看照片是不是值得洗了。”
“那不就是了,你们家在大扫除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些很久都没有碰过的东西,该扔的时候,还是有点舍不得?”
“肯定有啊,谁家还没有点这种东西呢。”
“如果家里囤了很多搬不走的东西,在有搬家机会的时候,你是不是要好好考虑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搬家?比如你是租房的,现在房租一千二,另一个小区一千,到公司的距离一样,你搬吗?”
“那肯定不搬啊。”
“要是拎包就走,没有任何需要搬的东西呢?”
“哦,我明白了。这也是一种沉没成本吧?”
安夏点点头:“算是吧。所以,不要看我们现在的价格,只要用户多起来,我们有的是开发其他服务的机会。就像小区一样,住户多了,开店的人也多了,商铺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你知道电子一条街中心电子城的租价吗?前年一节柜台2000块一年,现在已经二十万一年啦,还有价无市。”
自由分享平台是完全无偿的,大家在上面也都是凭着兴趣随便改改。
信勇健接手运营之后,他把紫金论坛的头衔系统引入软件分享平台。
上传软件数、帮别人修改数、修改后的版本被人下载数、好评数……全都化成一个个的徽章,用户的id旁边,就挂着他们的徽章。
在平台上说点什么,分享点什么,刚注册的号可能无人关心,或者有人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