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有几位应用数学专业的高材生,安夏问了几个人,关于计算流体力学是不是很难。
“还行吧,也不是很难。”其中一位说,“只要懂一点数学分析,有点高等代数,再稍微懂一点张量分析……公司里现在用的是fortran语言,编一个程序做计算就行了。”
另一位补充了一句:“大概跑三四个小时就能做出来,很快的,然后出个图……”
安夏决定跳过理论环节,直接问他们:“如果要把现实的风洞实验,变成计算机时的虚拟风洞,你们可以做到吗?”
“呃……这个……时间可能会需要比较久。”
“如果把云计算的那几个俄罗
斯科学家拨过来的话,应该会蛮快的,我记得那个什么陀罗什么金斯基,他以前是做火箭外壳设计的,连加加林都坐过他参与设计的火箭。”
对,是个解决方法。
但是,云计算那边可能会杀人,可能会在安夏办公室里一哭二闹三上吊,以示决心。
因为他们也很需要数学人才啊。
数学,真的是理工科之祖,缺了它,干什么都干不成。
而且,普通的数学好还不行,得真的有点灵性,才能做开发。
安夏的数学水平,也就只能保证考试成绩还可以,回家不会挨揍。
企图用数学知识来做什么开发,那更是绝对不可能。
都说中国学生的数学很牛逼,外国人的数学水平都是垃圾。
事实上,这跟国外的教育方式有关系,精英教育跟平民教育差距巨大。
牛逼的外国人的数学水平,看看恩尼格玛密码机、看看ib,都是依托于精英教育的结果。
至于中国的数字教育,是模仿的前苏。
前苏的数学水平,真不是盖的,不然华为的数学实验室也不能建到俄罗斯去。
各个大学里数学特别牛逼的人,不是出国,就是进了外企,李俏很努力很努力的挖人,但不是人家看不上紫金,就是紫金看不上人家。
主要还是因为可挑选的基数太少,安夏已经意识到数学从娃娃抓起,时不时地参与基础教育,赞助各种理科竞赛。
但是,远水不解近渴,种下去的小树苗,现在最多也就算长出了两三片叶子。
得上哪儿摇人?
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奇迹。
就在安夏因为找不到人,想要彻底放弃虚拟风洞项目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公司里那位什么陀罗什么斯基的科学家向安夏推荐了一个人,那是一个姓史的中国物理学者。
在中苏蜜月期,他曾与那位学者进行过友好交流,那位学者有着非凡的数学天赋,斯基同志认为自己的数学已经很好很牛逼很强大了。
但是,时常会有一种智商被碾压的感觉。
安夏觉得可以努力一下,看看这位大师愿不愿意出山。
她要亲自去找大师谈。
史教授很好找,为人还挺和善,除了不愿意加入紫金之外,什么都好。
安夏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愿意。
是知识份子的清高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让他嫌弃商业公司的铜臭?
还是对公司本身有什么意见?
不是对她有什么意见?
“你不要多想,我就是不想上班。”史教授温和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