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云儿也真是怕了杨氏了,她才十七岁,竟是觉得她是多老的一个姑娘一般,生怕她这辈子嫁不出去了。
于是乎,乔云儿机灵一动,便对着杨氏道:
“娘,你好歹为我的名声考虑一二吧,我大伯这才过世几天啊我这边就马不停蹄的忙着找婆家。
你这样做,让旁人怎么看我啊?虽然说只是大伯,但是好歹也要守个半年是不是?”
乔云儿如此说,意思就是要为乔家望守孝?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要说灵儿那样老实的人给乔家望守孝她还能勉强相信,但是这话从乔云儿的口中说出来,她是打死也不信的。
不过,信不信是一回事,不管乔云儿如此说是出于何种目的,但有一点她说对了。
她总要为乔云儿的名声考虑的,原本她在外头名声就不怎么好听了,要是再不注意点,那可真就没有什么好名声了。
于是,在杨氏的暂时放过之下,乔云儿领着铃铛和蕊儿就喊顺子驾着车去了县里了。
趁着杨氏这段时日放她一马,她得躲远点才是。
但是去到了县里后,她才想起来他们家在县里也是有宅子的。
而且杨氏要帮她相看人家,肯定也是要相看县里的,要是她继续留在县里,岂不是等同于立于危墙之下?
这样想着,他更是大手一挥,决定了往府城里去。
反正,她的香膏店名声也打响了,想要扩大生意,便是要往更繁华的地方去。
因此,她打着扩张生意的名号,跟着前往府城的商队一起,让顺子驾着车就往府城而去了。
去了府城后,乔云儿要仰仗铃铛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哪里的房子比较便宜,哪里的铺面比较热闹这些都要问铃铛。
也还好铃铛从前是谢子恒的婢女,不似闺阁小姐的丫头一样,跟着小姐一天天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她对府城的各个地方也算是比较熟悉,于是,在他们在府城的客栈住了两天后,便买了一间小院子作为他们临时安置的小家。
这时候,乔云儿才写了信回家报平安,又将自己在府城置了院子,正在物色铺子的计划一并写信回家告知。
小院子蕊儿和顺子只是花了七八天的时间就收拾出来了。而这些天,铃铛领着乔云儿一起游走在各个街道之上找铺子,可惜就是找不到合适。
然而,在第七天的时候,乔云儿带着铃铛去酒楼里吃饭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熟人。
常玉尘。
这几年常玉尘都没有再去三河镇上,也就是常老大夫偶尔会去一下。
但是碍于男女之别,乔云儿便是一直都没有刻意问过常玉尘的消息。
她也怕常老大夫以为她有攀龙附凤之心,况且这几年谢子恒对她的种种行径,也让她无法抽出多余的心思去打听常玉尘的消息。
毕竟男女有别,以后他们大概也是没有多少往来的,又何必问那么多?
但是她也是顾念常玉尘救过乔绿儿,常老大夫医治好了顾长清的腿,所以乔云儿每年都会嘱咐乔绿儿给常家这边送节礼。
而乔家,也是有收到常家的回礼的。
所以,两家人虽然没有什么来往,但是交情也是在不远不近的一直有着联系的。
这些年来,若非是有铃铛在,她和谢子恒之间也只怕是早就相忘于江湖了的。
这时候,乔云儿才惊讶的发现,这个车马皆慢的年代,若是相隔太远,若非是刻意为之,要见一个人,要知道一个人的消息真是如人海捞针一样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