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老子道德经全部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齐桓公对管仲原本信服,管仲死后,齐桓公就把易牙、竖刁、常之巫、公子启方等打发出宫。但易牙等人出宫后,齐桓公却觉得心常空落,饭吃不香,觉睡不稳,好不容易熬过三年,还是把易牙等人找了回来。第二年,齐桓公卧病在床,易牙等人便大肆活动,放出谣言,说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然后封锁宫廷与外界的联系,不准任何人给齐桓公送吃的东西,齐桓公悲叹道:“都怪我没听管仲的话啊!”最后自掩而终。

不能爱亲,何能爱人?不能爱自身,何能爱他身?所以,只有爱身胜过爱物者、只有象珍爱自身一样去珍爱天下人者,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与他。

意译



 得宠和受辱都惊心动魄,把祸患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样贵重。

 什么叫做宠辱若惊呢?

 得宠幸就以为荣耀,受辱没就以为羞耻,得宠也惊恐,失宠也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

 怎样叫做贵大患若身呢?

 我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有我这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能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能够象尊贵自身一样去尊贵天下人者,才可寄以天下重任;

 象珍爱自身一样去珍爱天下人者,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与他。



 原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注释】名利和身体相比谁更亲?身体和财富相比谁更多?得到了名声和财富却丧失了生命,和不争名利却得以保寿全生,倒底哪样算是有病?这里,老子用名利和生命作比较,旨在说明生命重于名利。这道理虽然浅显易懂,但世人却往往不能妥善地摆正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常为名声、地位、财货而轻生,对欲求贪得无厌而不顾危亡。毕竟身体是本,名、货是未,不能因末而伤本。

墨子《贵义篇》云:〃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得若身之重也!〃白居易诗曰:〃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释】甚爱:过分贪爱。费:耗费,破费。厚亡:大损失。

外物是用来养护生命的,不应过份耗费生命去追求外物。执着于名利之爱的,必然刻意求之,为此而投机钻营、殚精竭力,必然会有大的耗费。知足则箪食瓢饮而自乐,知足便会适可而止,能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能遵循客观规律就不会有忧患,如此便可以平安长久。

孟子说:〃养生莫善于寡欲〃。管子说:〃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朱熹也说:〃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漫谈】哲学家斯宾诺莎在他的《伦理学》中给我们开出了矫治情感走偏的一付方剂:〃精神上的不健康与不幸,一般能够追溯到是因过分地贪爱某种难免多起变化的东西。〃但是清晰、判然的理智却能〃产生对永恒不变事物的爱〃,这种爱没有象对于变化无常事物贪爱所具有的那种激荡烦扰的性质。福祉就是由对理智的爱而成,它是德性本身让我们克制了情欲,所以我们享有福祉。《伦理学》最后说:〃贤达者,只要他被认为是贤达者,其淳朴天性绝少扰动,却能按照某种永恒的必然性知自身、知理、知物,而永远保持其真正的恬然自足。〃

斯宾诺莎的处世箴言大概是最好不过的了。譬如拿〃死〃来说,凡是人办得到的事情没有一件会使人长生不死,所以我们如果为不免一死而恐惧、悲叹,而在这上面耗费时间则是徒劳无益的。让死的恐怖缠住心,是一种奴役;斯宾诺莎说得对,〃自由人最少想到死〃。对于可致死亡的个别病症,只是在可能范围内进行医疗防止才是。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应避免的仍是某种焦虑或恐惧;必须冷静地采取各种必要手段,而我们的心思在这时候也应尽可能的转移到旁的事情上去。其它一切纯粹个人的不幸都适用于同样的道理。

【漫谈】美国前总统布什说:“全力以赴,不要向后看。这是我到30多岁才学到的一课。医生曾对我的溃疡病开的长期处方不是吃药,也不是限制饮食,而是要我自己在病源下手。就是要我一辈子都得在控制自己的情绪下工作,设法不让愤怒或失败影响我的情绪。

由于我领悟了克雷恩博士讲的那番话,情况起了变化。我的溃疡终于完全治好,以后再也没有犯过。通过这次患出血性溃疡才使我信服了这样的道理:你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你不能什么事都做,要学会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你能改变的事情上,不要为那些你不能改变的事情担忧。”

意译



 名声与生命哪个亲切?生命与财货哪个重要?得取名利与丧失生命哪个有害?

 所以,过份贪欲必然会有大的耗费;过份地敛聚必然会有过多的丧失。

 知道满足就不会遭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致危殆,这样才可以平安长久。



原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