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风险基金的眼里~此刻的互联网就跟一张放满了蛋糕的餐桌一样,正等着无数人去品尝蛋糕的美味。
于是大家蜂拥而至~很快能吃到蛋糕的位置就被人给占满了。
那怎么办呢?于是一些没吃到蛋糕的人就开始寻找新的蛋糕,亦或者是
用更多的金钱向原本占到位置的那些人购买想用蛋糕的位置。
于是大家你争我夺,你抬价~我
跟投,然后互联网这块大蛋糕就被这些人给抬成了一个越来越大的
泡沫!
在这个泡沫破灭之前,这块蛋糕到底有多疯狂呢?
一份商业计划书~一台笔记本电脑~一种依托与互联网的新型商业模式就能从投资人的口袋里忽悠走数十万~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美金的投资。
哪怕这些商业模式有着非常明显的漏洞,可是根本没有人在乎。
因为~大家的想法都很一致,他们才不管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他们只在乎这玩意能不能让他们赚到钱。
而在当时,投资互联网就是最好的赚钱方式,甚至没有之一。
在这个时间段,无论是那些利润的互联网企业~还是那些甚至都没有销售额的互联网企业都被那些资本方冠以各种名义然后给出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估值。
然后就是各种投资人入场~将估值抬高~再然后上市~圈钱~套现离场!
而且最夸张的是这种故事几乎每天都在纳斯达克上演!
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互联网企业上市,而每一家互联网企业上市,又会造就大量的互联网富豪出来。
也正因为这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所以互联网的这块蛋糕变得越来越大。
据说当时无论是那些世界五百强的高管们~还是街头小贩甚至是饭馆里的服务员,他们几乎都在讨论同一件事。
股票~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股票。
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上市,都会迅速的上涨到一个非常夸张的高度,那种高度之夸张~简直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陈理前世看过一个帖子,那帖子的作者是当时在美利坚上大学的一位华夏人写的。
这哥们是年去美利坚上的大学,他在美利坚待了八年,刚好经历了那一场互联网泡沫的诞生与破灭。
这哥们学的计算机~据说当时他们班上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都在进行互联网创业亦或者是在给互联网企业打工。
【推荐下,换源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各种各样的互联网企业太多了,很多公司甚至连更加专业的程序猿都招不到。
这特么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而这也就罢了~据说这哥们有个同学,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做了三个月的兼职,然后拿到了一部分期权。
这些期权原本其实是这位同学做兼职的报酬,但是这哥们很聪明的拒绝了公司的薪水,改而拿到了很少的一点股票。
然而一年后这家公司上市了,这位当时还是大三学生的哥们,在三天之内摇身一变成为了百万富翁。
三个月的兼职~和百万富翁这其中的变化就仅仅只是很少的一点股票。
而这样疯狂的事情,在当时比比皆是。
而最扯澹的是偏偏这帮家伙们真的赚到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