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和颜悦色地说:“斩断俗念并非全然忘掉亲情人伦,父亲生育之恩都要斩掉,岂不是连基本的人情人性都不要了?我们度天下众生,众生之中更有自家亲人。”
“我父亲为恶疾所困,在我七岁时出家再没有见过。但我知道,为家里度日,为我上学,他在很多年里悄然托人带钱、寄钱给家里,家人曾按汇款单地址找寻父亲,却不曾找到。我入佛门后更加理解了父亲的不易,越发想找到他。”
“你想医治好自己和父亲的疾病,医治好天下人的疾病,这个大愿好啊!”
善云点头:“我想回到家乡那座山,我想做一个医菩萨,父亲如果还在的话一定在那座山上。”
住持点点头念了一偈:“木鱼唱桃李,雁来衔金钗。大愿佛光照,终南百草香。”
善云心怀感激,默默铭记。
住持对慧明师太说:“你去给善云准备点儿干粮吧,明早我们送善云下山。”师太离开后,住持拿出一个布袋,从里面取出一封信:“这个,到了雁来山,见到妙霜法师后交给她。”
善云接信再次跪拜师祖。
住持叮嘱:“入寺庙后你曾几次发病昏迷,给你服的丸药是妙霜法师用雁来山仙草制成,去年妙霜法师又给我带来几粒,你带上两粒,路途中备用。还有,这点钱你带着,路上用。”
翌日晨,慧明师太带领众尼在院里送别。善云步出庙门后行了叩拜礼,向住持、师太和众尼告别。
在踏上归程之前,要先去安徽雁来山,这个愿望在善云心底滋生很久了。初入寺庙的头年里几次犯病,住持给她服了一种神奇的药丸。住持曾说,这种药丸是用一种叫金钗石斛的仙草制成的,这种仙草就长在雁来山峡谷的绝壁上。善云一直想亲眼见见这种仙草,亲手采撷这种仙草。
几天后,善云在雁来山后峰找到枫林寺,见到妙霜法师后,奉上师祖的手书。妙霜法师看信后说:“石斛不是说采就能采的,眼下季节也不对,要到8月开花后才可采撷。你若能在此长住便可等待石斛花开时采撷,若不能便回去吧。”言毕从橱柜中拿出一个小布囊:“这是我去年采的金钗石斛,还有几粒石斛丸药,一并给你了结心愿。不过,石斛虽为九大仙草之首,也非万能,它主要的作用是养胃生津、滋阴清热,如何用它,你自己慢慢悟吧。”
善云再次向妙霜法师顶礼:“我想亲眼见到仙草,请法师指点迷津。”
妙霜法师见善云跪地不起,便说:“好吧,我且陪你走一趟山吧。”
妙霜法师带善云在雁来山攀行了一整天,连离寺庙几十里的试心崖、百丈涧等雁来山仙境都去了,仙草就生长在那些地方,善云终于见到仙草了。原来真正的金钗石斛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在背阴的岩缝中,或寄生在百年老树的躯干上,根系裸露在外,常年经受云、雾、露的滋润,吸收天地精华,生长极其缓慢。此物喜欢阴凉、湿润,周边通常是瀑布,在一种通风多雾湿润的小环境小气候里,在苔藓、石苇等植物中探出一枝枝金钗一样的身子,头顶举着一簇簇浅黄的小花。作为九大仙草之首,单从形态上讲已是当之无愧,其功效更是无可替代。师祖讲过,金钗石斛味甘平,补五脏虚劳,除痹,下气,羸弱,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妙霜法师说春季不是采撷石斛的季节,但善云看到了金钗石斛生长的仙姿,也算了结了心愿。得知善云要去南山,妙霜法师笑了:“南山是华夏最好的中草药宝库,各种珍稀草药都有,金钗石斛也有,你这是舍近求远。”
善云说:“谢谢法师带我认识了仙草,只要认识了,今后就能遇见。”
3
说到人间仙草,善云站起身到香案旁拿来一个小木盒,打开后让高亦健看。里面有一个陶罐,装着一捧浅黄色的干花,一朵朵虽已完全脱水,色泽依然鲜艳,花朵依然美丽。
“这是仙草的花朵?”高亦健小心地拿起一朵细细打量。
善云道:“这就是金钗石斛的花朵。”
“我在书上看到过,金钗石斛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上,很罕见,它的花语是慈爱、勇敢、祝福、吉祥。”
善云点头道:“是啊,它的花语真像是献给天下父亲的颂词。”
看着善云把盒子盖好,高亦健不由得想起如真法师和善云所患的胃病:“你们这种遗传胃病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胃病还有这么凶险的,为什么这么难以医治?”
“是啊,在中国佛学院追随普林上师学中医,我就是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普林上师说他见过这种病症,也感到很奇怪、很难医治。通常的胃病病灶或肿瘤都是长在胃壁黏膜上,医院通过胃镜检查即可确定部位及治疗方法。可这种胃病极其罕见,它的病灶和肿瘤是长在胃小弯深处的黏膜下,是一种恶性胃间质瘤。它是一个随时引发疼痛的病灶,又是一种潜在的恶性肿瘤,其病灶易发生恶变和转移,药石不到,无法治疗,医生眼看着病人疼痛至死而束手无策。不幸的是,唐家人世代遗传了这种疾病。”
高亦健道:“但是我看如真法师现在身体挺强壮,胃病也很少发作,是不是已经治好了这个病?”
善云摇摇头:“长年的清修生活改变了父亲的体质,遏制了胃病的发展,但并没有根除,有时还是会发作。我自己也同样,发作的频率降低了,疼痛的程度也减缓了一些。我想按照普林上师对病理的分析和妙霜法师药丸的药理,尝试彻底治好我和我父亲的胃病。”
“拳拳之心苍天可鉴!你的大愿一定能实现!”
善云合掌表示感谢高亦健的祈福。高亦健接着问道:“你来之前并不确定父亲就在南山,而且南山这么大,这么多寺庙,你在茫茫大山中能够找到父亲,这件事情本身就很神奇。”
善云道:“佛祖无处不在,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父亲离开家时我虽然还很小,但他对我的影响无处不在。我在成年之后进入佛门,普陀山佛学院毕业后,又再入中国佛学院学中医,这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和他留下的经书的指引。毕业后面对学院的诚邀、母寺的挽留,我没有改变自己设定的去向,从我确定来南山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一定能找到父亲……”
离开雁来山,踏上归途的善云心中平静如水。现在可以去南山了,去背靠故乡的这座大山。回到出发的地方,这一去一来用了十多年。善云心里一直有一个预感——父亲就在这座山上,在某一座寺庙里或是在某一处茅棚里独修。尽管父亲离家时自己才七岁,尽管此后再无音讯,尽管连父亲出家在哪里修行都不知道,但她心里一直有这种预感,只要父亲还活着,经半生的修行之后很可能会回到家乡的南山,回到这座被世人称为父亲山的大山!即使踏遍南山,也要找到父亲。
到秦西后,善云先到城南明善寺挂单。这座寺庙是南山下第一寺,也是当地佛教协会机构所在地。通过与法师交谈和阅览南山寺庙分布与现状的图书资料,对秦岭北麓一带寺庙和僧人茅棚分布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善云走进了南山。
善云放弃了那些有名的大寺庙,她想,父亲早年在南方出家,历经十多年,一定进过大寺庙,若是回到南山想必是按自己的愿望修行,或是在某个小寺庙里做住持,或是独自修行。善云由西向东一条峪沟一条峪沟地打问,白日行走不止,夜间遇上寺庙即挂单过夜,有时前无寺后无庙,便找一处岩洞栖身。对于食物,每天有一次进食即可,有时是在寺庙里喝到一碗粥,有时是居士或香客供奉的一两个馍馍,有时一天的路程中没有一处寺庙,便向遇到的山民索要一口吃食。
三十多天过去了,善云没有慌,依然兴致高昂信心不减。自己要在南山扎下佛根,正需要来一次走山,好好地把南山看一遍。再者,偌大个南山,自己才走了几座山头几条沟壑?功到自然成,一切皆有定数。
在南山寻父的跋涉持续了三十七天。
第三十七天早晨,善云走进北麓西头的沣水峪时,心中一喜——这是离家乡最近的一条峪,走到峪的尽头再翻过一座山岭就是唐凌镇,就是家乡那一方热土,父亲肯定也牵挂着那一方热土。
进入峪谷行走十几里后看到半山上有一座小寺,善云攀山进寺礼佛之后,向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和尚打个问讯:“请问法师,这条峪沟里可有独自修行的出家人?”
老和尚一看来者法相庄严,非普通尼僧,忙正襟危坐合掌回礼:“有,离此不远的落云溪有一个独修法师,有自己的法堂,在此修行时间也有快十年了,听说追随他的居士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