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当时的崔家一手遮天,方氏就算知道了,要跑去举报,跟谁举报啊。
&esp;&esp;难道要去跟崔岑举报?
&esp;&esp;但这种话,是只能在台面下说的,却是没法上台面说的。
&esp;&esp;而且更让世家豪门没想到的是,锦衣卫随后还真的拿到了方氏和崔氏乱党勾结证据。
&esp;&esp;虽然并不是直接勾结崔岑,勾结的却是前任平阳令,而平阳令也私下里练了数百精卒,而这些人居然有大半都是方氏的佃户,甚至旁支。
&esp;&esp;居中联络的便是平阳县县衙的一名差役,此人和方氏也有宗亲关系。
&esp;&esp;这下顿时人证物证俱全。
&esp;&esp;而且审出这一切的居然是方氏的门生,平阳县现任的县令。
&esp;&esp;得知这些消息,京中各个世家豪门,清流大儒,全部都跟吃了苍蝇似得,一个个都是一脸恶心。
&esp;&esp;这对世家来说,确实是非常恶心。
&esp;&esp;因为门生和恩主体系可以说维系世家豪门特权的根本之一。
&esp;&esp;所以在当下的价值观中,门生背叛恩主,那无疑是最不道德,最为人不齿的事。
&esp;&esp;但是道德这种东西,一但被打破,从来都只有零次和n次的差别。
&esp;&esp;一旦有了第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然后就是无数次。
&esp;&esp;这就像另一个时空的三国时代,吕布被人嘲笑为三姓家奴,连张飞一个杀猪的都看不起他。
&esp;&esp;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才过去多少年,这种事就已经稀松平常了。
&esp;&esp;尤其是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旦得了好处,后面就一定会有人效仿。
&esp;&esp;所以赵信第一时间就对那位名为李宽臣的县令,给予了大力的表彰。
&esp;&esp;并且顺手就给了他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头,叫做“舍小义取大义”。
&esp;&esp;而世家豪门一方则毫不犹豫的对李宽臣进行口诛笔伐!
&esp;&esp;不过说来说去,也说不出什么花样,无非就是什么背主之奴之类的。
&esp;&esp;和舍小义取大义这样的口号比起来,简直差远了。
&esp;&esp;当然市场接受度来说,却还是后者更高。
&esp;&esp;毕竟价值观的惯性,也不是一下就能改变的。
&esp;&esp;而作为当事者,李宽臣毫无疑问是郁闷的。
&esp;&esp;天地良心,他是真没想过要让张小石招供那些乱七八糟的啊。
&esp;&esp;但是事情已经酿成了。
&esp;&esp;他又有什么办法。
&esp;&esp;更何况他本身也不是什么刚烈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