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苏卿语迟疑了一下,然后还是小小的咬了一口,下一刻美目禁不住再次一亮。
&esp;&esp;“好甜,陛下,此物叫什么呀?”
&esp;&esp;苏卿语一边轻轻的嚼着,一边有些惊奇的问道。
&esp;&esp;“此物朕称之为红薯,就是李苑令献给朕的嘉禾。”
&esp;&esp;赵信答道。
&esp;&esp;“红薯。”
&esp;&esp;苏卿语轻轻重复了一句,随即微微点头道:“此物红彤彤的,红薯倒是恰到。”
&esp;&esp;随即又问道:“陛下,此嘉禾就是陛下和李苑令所说的,能让大秦百姓永无饥馑的福祉吗?”
&esp;&esp;赵信随手从她手中接过木勺,并且把手中剩下的半截红薯塞到苏卿语手中。
&esp;&esp;弯腰舀了一勺已经捣碎的红薯,倒入磨眼中。
&esp;&esp;随即摇摇头道:“永无饥馑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了此物,对我大秦的百姓来说是一个福祉倒并不假。
&esp;&esp;此物最大的好处就是产量高,而且对土质要求不高,连山地都能种植,最低也能亩产十石。”
&esp;&esp;“十石?”
&esp;&esp;苏卿语闻言一惊,下意识的看一眼手中的半截红薯,她虽然不通农事,但也知道十石意味着什么。
&esp;&esp;这个时代如今一般的作物,哪怕是在最肥沃的土地上也最多能够做到亩产三石,一般的甚至只有一二石。
&esp;&esp;十石那是什么概念。
&esp;&esp;“陛下,既然如此,此物应该多多留种,好让更多的百姓能种啊,怎么能?”
&esp;&esp;她忽然感觉自己刚才咬的那一口简直是罪孽。
&esp;&esp;“呵呵……”
&esp;&esp;赵信呵呵一笑,轻轻拍拍她的手背道:“放心,种留的有。”
&esp;&esp;“那……”
&esp;&esp;苏卿语还待再说,赵信再次按住她的手腕道:“卿语,此事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
&esp;&esp;“此物虽好,但百姓已经等不及了。”
&esp;&esp;赵信一边往磨眼里添着碎红薯,一边低声苦笑。
&esp;&esp;“……”
&esp;&esp;苏卿语咬着嘴唇,不知该说什么。
&esp;&esp;旁边李云清以及那位寺丞也都一阵沉默。
&esp;&esp;听到皇帝这话,各人各有心思,但都有些凝重。
&esp;&esp;赵信缓缓的继续道:“日前,化田从冀州归来曾告诉朕,冀州今年自春以来已经有三月未雨了,若是再有一两个月不下,今年夏粮怕就要颗粒无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