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依然要试,越是真心,便越要一遍又一遍地试、一遍又一遍地确认它能经受住火炼。见惯了虚情假意,他只怕一时一刻的掉以轻心,便会再次落入万劫不复。
徐贵人曾怯生生地问他,陛下因何总是郁郁寡欢,他说,朕不是笑的时候更多吗?徐贵人说,可陛下的眼睛从来不笑。
其实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呢?顾邺章轻轻掩上窗。徐贵人,天家的泼天富贵,于我不过是金枷玉锁。旁人唾手可得的真情,于我却可能是穿肠的毒药。
你说我因何郁郁寡欢?
后来者中是否会有可以将宫闱生涯过得有声有色的天子,我尚不得而知。可史册上已有过太多不得善终的先例,父皇和祖父便是前车之鉴。如有来世,我只盼可以托付山林,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看尽霏烟青柳暗,晚霁白鸥归。
再不愿投身帝王家。
他是如此诚心地祈望着,若能得天意成全,他注定短暂的此生尽可献与肇齐,献与社稷。
除了每隔固定的时间便去承光殿探望一次,谢瑾从未有过异动。顾和章虽没有撤去暗中对他的监视,人前背后与他交谈时,到底不再如往常般句句藏着陷阱。饶是谢瑾再如临深渊,也不由在独处时稍稍放松了一些。
但那夜淅淅沥沥的雨却愈演愈烈,似乎成了灾祸的前兆。连日的暴雨倾天而下,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持续了整整一个六月。
黄河支流水位上涨,河堤坍塌大坝被冲垮,树木秧苗连根浮起,到处都是泥泞的积水和倒塌的房屋。帝京洛都尚能自支,周边郡县却多受其害,向北逃难而来的百姓被丁邯带兵挡在城门之外,连哭喊求救声都虚弱得可怜。
战乱未息,天灾却是人祸所致。
治书侍御史张晖请旨出城赈济,不知见了什么人,三日后突然上表弹劾郑毅安之子郑歆,历数其十二条大罪,条条清晰有凭有据。斩钉截铁告这位年初新上任的河道官贸然毁堤,更以次充好修建空心大坝,这才招此祸患,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如若徇私回护,难保不会酿成民变,动摇国本。
张淡月人如其名,向来是以淡泊温雅著称,被逼到如此地步,足见郑歆所作所为天怒人怨。
奈何顾和章听罢后只是冷哼一声,当众斥责:&ot;妖言惑众污蔑皇亲,张御史不愧是朝廷重臣,倒还真是有几分胆量。”
大司马郑毅安更是勃然大怒,当即便要拔剑,口口声声“我儿行事坦荡君子,岂会干这等勾当?定是你张淡月胡言乱语含血喷人!”
张晖冷笑一声:“下官按职责办事,俯仰无愧天地,大司马何必恼羞成怒?”
一边是掌纠察弹劾的言官之首,另一边却是权倾朝野的母家,顾和章没有半刻犹豫,当场便下旨将张晖投进了大理寺狱。
一时间百官噤若寒蝉,问责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当务之急是开仓放粮、运送药材。谢瑾无暇去参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郑氏,好在几番周旋,到底联合卢颢将心系难民的张晖保去了都水台。张晖却没有立刻赴任,反倒是先去拜会了许令均。
许侍郎,陈大人他让我给您带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他治河不为沽名钓誉,即便是以平民之身,今生也愿毕于黄河,矢志不渝,盼许尚书能为他周旋。
可许令均也早就见不到顾和章的人了。
他转头去找徐璟仞,对方却眼也不眨地一口回绝:“怕就怕连剜心求鉴都是他一厢情愿,我求着要面圣,那郝如意嘴上答应得快,溜进去就没影了。再者你让他怎么答应?放出陈信芳就是承认他这个新君用人失当,他舍得下这个脸吗?”
许令均气急:“徐璟仞!救陈信芳的事你不肯沾身,发钱赈济你也推三阻四,仗要打,民就不救了吗?”
徐璟仞也冷笑出声:“怎么,我不点头,令均要与我断义吗?你我心知肚明,他比不上秋棠宫里那个,你难道不知我曲意逢迎为的是什么?我今日敢先斩后奏开这个口子,明天景阳宫里那位就会摘了我的脑袋。前功尽弃,又拿什么报知遇之恩?”
许令均让他逼得没法子,竟也开始跟张晖似的口不择言:“你今日助纣为虐,来日他就能放过你吗?”
这是他们心照不宣却始终没有挑明的将来,而今话赶话捅破了窗户纸,两个人登时都变了脸色。
徐璟仞黯然背过身:“那就是……他的难题了。去求,只能求,你与谢庭兰错开时间去求,只要那位点头,我这边一时一刻也不会耽搁。”
这头多年至交不欢而散,另一头谢瑾也抽空去承光殿将此事跟顾邺章简明扼要地讲了。
顾邺章听罢半晌无言,最后只是说:“陈信芳的事,你暂时不要插手,若能救出来,想必许令均早就救他出来了。如今他还在狱里,也未必不是好事,至少能留住条命。”
但要向顾和章求得赈济的钱粮,却殊为不易。肇齐战事不断,这十来年顾邺章攒下的家底却还算殷实,新帝虽好美人宴饮,至少没有大兴土木,要说几个月间国库就被挥霍一空,倒也不至于。可他张口闭口便是保障军费,一直拖着不肯拨付,让谢瑾颇为为难。
眼看着赈济钱粮越发吃紧,谢瑾与李望秋硬着头皮走遍了京中的富贵门庭,所得虽是杯水车薪,好歹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