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于龙椅之上的嘉靖闻言,将目光分别从严嵩等人身上扫视而过,略微颔首,紧跟着吩咐道:“嗯,你们几个都起来吧!”
“谢陛下!”
在得到嘉靖的应允后,众人方才从地上缓缓起身。
嘉靖也没有跟严嵩他们绕圈子的打算,而是选择直入主题:“朕之所以把你们都叫过来,便是想要商讨一下,关于减免百姓赋税的问题!”
“果不其然,陛下把我们召集至乾清宫来,就是为了减免赋税的事!”
众人如此想着,心中那颗悬着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在这之后,只见嘉靖将目光转向严嵩,挑了挑眉,出言询问道:“严嵩,你觉得呢?”
嘉靖的话音刚落,严嵩便不假思索地出言回应道:“启禀陛下,微臣觉得,此策甚妙,眼下国库充裕,适当减免一些赋税也无妨!”
“陛下,微臣觉得此策甚妙,如此一来,可使民殷国富,百姓安居乐业,只有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他们才会更加坚定地拥护陛下!”
待严嵩的话音落下,一旁的徐阶也站了出来,紧跟着补充道:“陛下,微臣也同意减免赋税,眼下国库内积攒下来的银子,足以让大明挥霍十几年!”
“而相较之下,减免的那点赋税,简直可以算做九牛一毛,更为重要的是,天下的百姓,将无时无刻不感念陛下您的恩情,如此,便可极大地收复民心啊!”
在这之后,胡宗宪、高拱、张居正、严世蕃,也陆续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无一例外,全都是支持嘉靖的决定,同意减免百姓的赋税。
嘉靖明显没有预料到事情会这般顺利,在怔楞片刻后,只见嘉靖回过神来,又继续询问道:“那依诸位爱卿来看,减免多少赋税比较合适?”
嘉靖的话音刚落,只见徐阶站了出来,看向嘉靖所在的方向,沉声道:“陛下,微臣觉得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酌情减免三成的赋税!”
在徐阶之后,张居正也站了出来,表明了自己的意见:“陛下,微臣觉得三成实在是太少,不如减免五成的赋税如何?”
待张居正的话音落下,只见高拱站了出来,俯下身体,毕恭毕敬道:“启禀陛下,徐阁老先前提到,眼下国库内积攒下来的银子,足以让大明挥霍十几年!”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拘泥于百姓上缴的那点赋税呢?”
“因此,微臣提议,不如免税一年,这样一来,便可以与民休息,百姓们将无不感激涕零!”
众人明显没有预料到高拱会如此大胆,居然会提出免税一年的建议,因此,不由得怔楞了片刻。
嘉靖闻言,并未立刻给出回应,而是用食指十分有节奏地敲打着面前的书案,似乎是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在这个过程中,乾清宫内一片寂静,连掉根针的动静,都清晰可闻。
良久,只见嘉靖回过神来,看向高拱所在的方向,点了点头,缓缓道:“嗯,朕觉得可行,那么就依高爱卿所言,免除一年的赋税吧!”
眼见嘉靖已经做出了决定,众人纷纷将头低下,恭敬应声道:“陛下圣明!”
在这之后,只见嘉靖将目光从在场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又补充了一句:“免除百姓一年的赋税,当然是好事,只不过,朕不希望上次的事情再次发生,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当然知道嘉靖所指的是什么事情,先前不知道是谁,把朝廷减免给百姓的赋税并未落到实处一事,捅了出来。
为此,嘉靖任命当时还是督察院监察御史的赵贞吉,作为钦差大臣,赶赴浙江彻查此案,在杀了一大批与这件事情有所牵连的官员后,方才作罢。
眼下嘉靖旧事重提,则是在明晃晃地警告严嵩等人,要是再发生这样的事,那你们就准备提头来见吧!
待嘉靖的话音落下,众人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惶恐不安的神色,齐刷刷地跪伏于地,毕恭毕敬道:“遵命,陛下!”
在这之后,只见嘉靖将目光转向严嵩,又紧跟着吩咐道:“待会儿下来后,你们内阁那边,就把消息正式公布出去吧,另外,再列一份详细的章程出来!”
严嵩闻言,当即神色一凛,沉声应道:“是,陛下!”
眼见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只见嘉靖将目光收回,摆了摆手,出言吩咐道:“行了,既然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你们下去忙吧!”
“遵命,陛下,臣等这就告退!”
在这之后,只见严嵩等人陆续从地上起身,向嘉靖躬身行礼道。
……
在内阁一行人离开以后,只见嘉靖转过身来,看向一旁的吕芳,出言询问道:“吕芳,朕问你,目前新闻署的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