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印光法师的 > 第6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语解下册(第3页)

第6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语解下册(第3页)

到了雍正十三年,开工刊刻乾隆藏,而雍正皇帝随即就驾崩了。清高宗乾隆继位,因为日里万机,没有闲暇来提倡,竟导致没能续入藏经。而书册殿板,存在大内宫中,不容易流通。所以现今的博学多闻僧俗大家,都不知这本书的名字。

吾友子任,光绪甲辰,于京师书肆中得二部。以一送谛闲法师,企彼倡募流通。以一托杨仁山寄东洋,入于弘教书院新印藏中。今春余欲朝海至沪上,遇楚青狄居士。

我的朋友子任,在光绪甲辰年,在京师的书肆中得到二部。将一部送给谛闲法师,希望他来倡导募资流通。将另外一本委托杨仁山寄到日本,续入弘教书院新印的藏经中。今年春天我想要朝拜洛伽山到了上海,遇到狄楚青居士。

余曰,公好流通古迹,何不取弘教藏中拣魔辨异录,刊板印行。此世宗以灵山泗水之心法,为儒释两教,作开金刚正眼之大光明藏也。

我说:你喜好流通古德遗迹,为什么不将日本弘教藏经中的《拣魔辨异录》,加以刊板印行呢?这是清世宗雍正以佛教儒家的心法,为儒释两教,开启金刚正眼的大光明藏啊!

若得流通,不但参禅者直下知归。即宗孔孟而探诚明之极赜(zé)者,亦如乘轮遇顺风,速得到彼岸也。

如果得以流通,不但参禅的人当下知道归趣。就是学宗孔孟之道而探究“诚明”幽深奥妙的人,也如同乘轮船遇到顺风,快速得以到达彼岸啊!

居士曰,余昔于京师烂货摊得一部,藏书笥(si)有年矣。不因子说,几致错过。即付印刷所,俾照式石印一千部。命余作序。余喜极,遂忘其固陋,为序其隐显机缘如此。

狄楚青居士说:我过去在京师的杂货摊上得到一部,藏在书箱中有好多年了。如果不是因您说起,几乎要错过(这件事)。即交付给印刷所,令依照原来样式石印一千部。令我写个序。我非常欢喜,于是忘了自己的浅陋,写下了其中隐没显现的机缘是如此这般。三十二祖传赞序

粤自世尊拈华,迦叶微笑。正法眼藏,涅盘妙心,遂得普播寰(huán)区。及至大教东布,达磨西来。其圆悟佛性,彻证自心。续如来之慧命,作人天之导师者,实繁有徒。

自从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不立文字的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于是得以普遍传播到天下。等到大教向东流布,达磨祖师从西域来。其中圆悟佛性,彻证自心。续如来慧命,作人天导师的人,实在有不少。

若传灯录,高僧传所载,乃存十一于千百耳。其隐而弗彰,秘而不显者,又何可胜数耶。清世宗宪皇帝,久证法身,乘愿再来。若宗若教,无不穷源彻底。御极以来,十年之内,专理政治,不提佛法。以期天下太平,俗美风醇。然后宣布法化,则易得其益。

像《传灯录》、《高僧传》中所记载的,只存留了千百人中的十人、一人而已。其中隐藏没有彰显,秘密而不显着的大修行人,又怎能数的清呢?清世宗雍正皇帝,久证法身,乘愿再来。对于禅宗教下,没有不穷尽源头,彻见底极的。登基以来,十年之内,专门管理政治,不提倡佛法。以期望天下太平,风俗美善醇和。然后宣扬流布佛法的教化,就容易得到利益了。

如器除毒,堪贮甘露。至十一年,则以人王身,行法王事。佛法世法,一肩担荷。儒教释教,一道齐行。取灵山泗水之心法,述传薪续焰之纶(lun)音。

如同器皿除去了毒药,方才能够存贮甘露。到了雍正十一年,以人王之身,行法王之事。佛法世法,一肩担荷。儒教释教,一道齐行。取得佛教儒家的心法,叙述传薪续焰的法音。

空有不二,真俗圆融。直欲普天人民,同为如来真子。现未有情,共获本地风光。每于朔望,及佛菩萨诞辰。或面训廷臣,或传谕疆臣,以迄士庶。令其咸了自心,悉趣背尘合觉之道。不至徒具佛性,枉受生死轮回之悲。

空有不二,真俗圆融。只想要普天下的人民,共同成为如来的真子。现在未来的有情,共同获得本地风光(真如自性境界)。每每在初一、十五,以及佛菩萨的诞辰。或者当面训诲朝廷大臣,或者传递诏书给边疆大臣,以至于士人普通百姓。令他们全都明了自心,全都趣向背尘合觉之道。不至于徒然具有佛性,却冤枉承受生死轮回的悲苦。

或敕天下丛林,一切僧众。令其恪守清规,精修梵行。真参实悟,明心见性。以期光扬法道,翼赞皇猷。又于朔望,必亲运睿笔,恭绘一古德道像。取彼本传,提纲摘要,作一小传。又作一赞,以发其奥义。亲笔书于像首。刻石大内,以备摹拓而企流布。

或者敕令天下丛林,一切僧众。令他们严格遵守清规戒律,精修梵行。真参实悟,明心见性。以期望光扬法道,辅佐皇帝的管理教化。又在初一、十五,必定亲自运用皇帝的御笔,恭敬绘画一位古德的道像。取来他的传记,提纲摘要,作一个小传。又写一个赞偈,以阐发其中的奥义。亲自写在画像的开头。刻成石碑保存在大内皇宫,以预备复制而希望广泛流布。

自十一年二月起,至十三年三月止。共绘三十二尊。至四月中,龙驭上宾,致无量古德,未蒙一发幽光,为可惜耳。

从雍正十一年二月起,到雍正十三年三月止。一共绘出三十二尊古德的道像。到了四月中,雍正皇帝驾崩了,致使无量的古德,未能蒙此机缘一发潜隐的光辉,实在可惜啊!

至乾隆九年,高宗以装潢所拓祖像三十二轴赐武林理安寺。后修寺志,即以此传赞,载于首册,以志恩宠。然此传赞,未刻书板,故世不获见闻。

到了乾隆九年,清高宗以装潢所拓的祖师像三十二轴,赐给浙江杭州的理安寺。后来撰修理安寺志,就将雍正皇帝所写的传文赞偈,录载在最前面,以表示恩宠。然而这些传文赞偈,没有刻成书板,所以世人不能见到听到。

窃念古德道风,人天景仰。如皓月当空,万川俱现,其光明皎洁,豁人心目。自可顿开心地,彻见性天。又得世宗睿笔发挥,与古德交光相映,一际无痕。

我想到,古德的道风,人天景仰。如同明月当空,万条河流全都显现,月亮的光明皎洁,豁开我们的内心眼目。自然可以顿时开悟心地,彻底见到自性天真。又得到清世宗皇帝的御笔发挥,与古德交光相映,一际无痕。

若得一览,当即达本逢源,获衣里之明珠。破尘离着,出大千之经卷。从兹心心相印,灯灯相传。俾自他以共证真常,令凡圣以同登觉岸。庶不负世宗述传一番至意矣。

如果能够看一看,应当即刻通达本心,左右逢源,获得衣里明珠。破除尘境,远离执着,超出大千世界的经卷。从此心心相印,灯灯相传。使得自己他人共证真常佛性,令凡夫圣人共同登上觉岸。才不辜负清世宗叙述传文的一番用意啊!

因募应季中居士,出资刻板,以公同志。于每传前,列其题目,以期一目了然。并书缘起,以告来哲。

因此向应季中居士募化,请他出资刻板,以公布给大家。在每个传文之前,列出题目,以期一目了然。并写下这个缘起,告示来学的哲人。净业良导序

娑婆,生死险道也。极乐,常住家乡也。众生由一念不觉,入此险道,莫之能出。纵欲出此险道,归彼家乡。而生无慧目,不知所趣。若无良导,不但误入歧途,竟成背驰,且有堕坑落堑,丧身失命之忧。

娑婆世界,是生死轮回的险道。极乐净土,是常住本有的家乡。众生由于一念不觉,进入到娑婆的险道,没办法出离。纵然想要出离这个险道,回归到极乐家乡。但生来没有智慧眼,不知道该怎么走。如果没有好的引导,不但误入歧途,成为背道而驰,而且还有堕落坑堑,丧失身命的忧患。

净土三经一论,以及一切大乘经论,皆导师也。但以文深义奥,初机不易领会。虽则无边妙义,具足无遗。而以暗钝心识当之,每致有疑而不能决,有信而不能生。

净土宗三经一论,以及一切大乘经论,都是我们的导师。但是因为文字深邃义理玄奥,初学的人不容易领会。虽然是无边妙义,具足没有遗漏。而以我们暗钝的心识来承当认识,每每导致有疑惑而不能决断,有信心而不能生起。

因兹历代古德各垂言教,以逗时机。由是法流无壅,而群机悉蒙其利济矣。无名居士,自虽未度,志切度人。因将乐邦文类,及莲池,紫柏,憨山,蕅益,各集中之合时机者。录数十篇,以应初入法门之士。

因此历代古德,各各垂示言教,来逗合众生时机。由此而法流没有壅塞,而众生全都蒙受了其中的利益和救济了啊!无名居士,自己虽然没有得度,但志向迫切要度化他人。因此将《乐邦文类》,以及莲池大师、紫柏尊者、憨山大师、蕅益大师,各各全集中符合时机的净土之文。摘录几十篇,以接应初入佛法之门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