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印光法师楞严经讲解全集 > 第54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五十四(第3页)

第54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五十四(第3页)

然而这个功德,没有几十万的金钱,绝对是不能办妥的。一方面,自己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也想要与人共同行善。因此将这个缘起,委托我来进行说明。

光住山多年,深知其事之难。又幸祝公志在利人,为之提倡。必有与祝公同其心力财力者,群起而和之,众志成城,何难成办。

我住在普陀山很多年了,深深知道这个事情的困难。又欣幸祝兰舫居士,志向在于利益他人,为这件事而来大力提倡。必定有与祝居士同样有心力、财力的人,一起来响应的,众志成城,有什么难以成办的呢?

况普缔夫四众报恩诚心,仰契乎大士慈悲愿力。将见海若风伯,亦当上遵圣意,下顺凡情。常相拥护,俾永无虞。庶后之礼大士者,悉免虚惊,稳登彼岸也。

何况居士普遍缔结僧俗四众报恩的诚心,向上契合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愿力。将会看见海神风神,也会上遵圣意,下顺凡情。常相拥护,而永无忧虑。使得后来朝礼菩萨的人,都能免除虚惊,稳登彼岸啊!

经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故知或以一言,或以一圆。赞成此举者,一切诸佛,悉皆欢喜。况其多多者乎。

《行愿品》中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所以要知道,或说一句话,或出一圆钱,来赞成这个善举的人,一切诸佛,悉皆欢喜。何况多出心、多出力的人呢?

即彼最少功德而论,譬如一滴,投大海中,直下与大海同其深广,同其悠久。多者又何待论。今秉志心,以净财投于觉海,必至业海干枯,福海洪深,以迄觉海圆澄而后已也。

就以最少功德来说,譬如一滴水,投到大海中,当下与大海同其深广,同其悠久。多的,就不用再说。现在秉持志心,以清净之财投于觉海,必会导至业海干枯,福海洪深,以到达觉海圆澄而后已啊!

恳祈入宝山者,切勿空手。沐法泽者,务报佛恩。

恳祈进入宝山的人,千万不要空手而回。沐浴佛法恩泽的人,务必报答佛陀深恩。天台山上方广寺募修三圣殿疏

天台,为东南第一名山。上方广,乃天台开山之第一古寺也。溯自东晋昙猷尊者,以神通道力,降伏山神,而为开山,创建此寺。

天台山,是东南的第一名山。上方广寺,是天台开山的第一座古寺。追溯到东晋的昙猷尊者,以神通道力,降伏山神,而开辟这座山,创建这座寺院。

初名石桥寺,以在石桥之侧,过石桥则有方广寺,乃五百应真寄居之圣寺,非道邻应真者,莫能一见。猷师曾入其寺,受斋而出,知其为应真之所示现无疑。后人慕应真之胜迹,遂名石桥为方广云。

最初名为石桥寺,因为寺院在石桥的旁边。过了石桥就有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居住的圣寺,不是修道接近证阿罗汉果的人,不能见到。昙猷法师曾经进入这座寺院,接受供斋而出,知道这座寺院,是罗汉所示现无疑。后人仰慕阿罗汉的胜迹,于是将石桥寺改名为方广寺。

方广寺之最高处,为西方三圣殿,向为念佛堂,正殿三楹,供三圣像,以作礼念之所,两边二楹,以作念佛僧安住之舍。

方广寺的最高处,是西方三圣殿,一向作为念佛堂,正殿三间,供西方三圣像,作为礼佛念佛的处所,两边二间,作为念佛僧人安住的寮舍。

窃以法门无量,皆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唯念佛一法,但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以故古今出格高人,莫不注重此法,自行化他,以期一切同人,咸于现生超凡入圣也。

我认为法门无量,都必须要断尽烦惑,才可以了生脱死。唯独念佛法门,只要具足真信切愿,都可以仰仗佛的慈力,往生西方。因此古今杰出的高人,没有不注重这个法门,自行化他,期望一切同人,都在这一生超凡入圣啊!

方广寺之三圣殿,历年久远,材木腐朽,早宜重新,奈住持以资斧无出,且待时机。今年三月初,来一客僧,住其中念佛,颇着勤恳。至四月初四夜,自化其身于三圣殿,及寺众咸知,则火已大炽,无法挽救矣。然幸只烧此处,余未延及。

方广寺的三圣殿,历年久远,材木腐朽,早应该重修,无奈住持因为资财无法筹出,暂且等待时机。今年三月初,来了一位客僧,住在当中念佛,很是勤恳。到四月初四的夜晚,自己焚化在三圣殿,等到寺里大众都知道的时候,火已经烧的太大,无法挽救了。然而万幸只烧到三圣殿,其余的地方没有延及到。

不知此僧特欲重新此殿而为此举耶,抑山灵欲重新而使彼为此举耶,抑佛菩萨五百应真欲大宏净土法门,俾一切出资助修诸善信,同仗此善根,出此苦娑婆国土,生彼极乐世界,而令彼为此举耶。

不知道这位僧人,是特别想要重翻新这座三圣殿而做出这个举动呢?还是山神精灵想要重建三圣殿而使得他做出这个举动呢?又或者是佛菩萨、五百阿罗汉,想要大宏净土法门,使得一切出资助修的诸位善信,共同仗此善根,出离这个苦恼的娑婆国土,往生极乐世界,而使令他做出这个举动呢?

今住持即欲重修,祈光作疏。乃述其开山建寺,及此殿早宜重修,而适逢此因缘,以祈一切檀越,念净土法门具契理契机之妙,此僧有为法捐躯之诚,各舍净资,赞襄胜举,其为功德,唯佛能知矣。

现在住持想要马上重新修建,请我来写一个疏文。于是叙述开山建寺,以及这座三圣殿早就应该重修,而恰好遭逢到这个因缘,来祈盼一切檀越,念净土法门具契理契机的高妙,这位僧人有为法捐躯的诚心,各各捐舍清净资财,赞助胜举,这个功德,唯有佛才能够了知啊!普陀山伴山庵募修大殿疏(代撰)

圆通大士,示迹普陀,誓愿无疆,慈悲莫测。绝攀缘而赴众感,如一月普印于千江。住真际而应群机,犹一雨遍润乎万卉。

观世音菩萨,示迹在普陀山,誓愿没有疆界,慈悲无法通过凡情测度。断绝向外驰求的攀缘心却能因众生念力所感而现前,如同一轮明月普遍照印在千条江水之中,菩萨安住于常寂光的真际,而能普遍应摄化导所有众生,犹如一场春雨,万千花卉皆受滋润。

伴山庵者,法雨之分蓝,大士之别院也。暮鼓晨钟,接普济之清韵,拈华竖拂,承法雨之家风。辅弼两寺,宏阐一乘,因是之故,名曰伴山。

伴山庵,是法雨寺的支分伽蓝(即“下院”),为观音大士的另一个道场。暮鼓晨钟,能远接普济寺的清幽韵律,拈华竖拂,能继承法雨寺的佛子家风。辅助前后两寺,宏扬一乘佛法,因此被称作“伴山”。

第以创建以来,历年久远,革故鼎新,代有其人。迄今雨淋日炙,雾浸云蒸,复将倾颓,急宜修葺。

自创建以来,历经的年代非常久远,每个时期都有大德在原址上进行翻建,到现在雨淋日晒,湿雾浸润,云气蒸腾,殿舍又将要倾颓,马上就应该进行修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