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印光法师楞严经讲解全集 > 第47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四十七(第1页)

第47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四十七(第1页)

你又何不依从西天禅宗第十四代祖师龙树菩萨,释迦如来预先授记他将往生极乐世界。这位菩萨从龙宫当中取出《华严经》并诵出来流传于世,他广泛地造作诸般论着,偏偏独赞西方净土,譬如在《毗婆沙论》中,他就称赞念佛往生净土法门是容易行持而且快速成佛的道路呢?

又何不依第十二祖马鸣菩萨,于起信论末后,示最胜方便,令人念佛求生西方,常侍弥陀,永不退转乎。

你又何不依从禅宗第十二代祖师马鸣菩萨,他在《大乘起信论》的最后,开示最殊胜、最方便的修行之道,就是让人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以便常侍弥陀,永不退转呢?

又何不依二祖阿难,初祖迦叶,结集三藏,与净土诸经乎。倘净土不足为法,有害于世。彼何不知好歹,贻后世以罪薮乎。

你又何不依从禅宗二祖阿难尊者,初祖迦叶尊者,他们所结集的三藏经典,以及净土诸经呢?如果净土法门不足以作为修行法则,它有害于世间,那些诸大祖师菩萨们怎么会不知道好歹,给后世留下这堆祸害呢?

又诸大乘经,皆赞净土。而小乘经则无一字言及。将谓诸大乘经,不足为法乎。又佛说弥陀经时,六方恒河沙数诸佛,悉皆出广长舌,劝信此经。将谓六方诸佛,亦贻人以罪薮乎。

此外,佛门一切大乘经典,都赞扬西方净土,而小乘经典则没有一个字谈到西方净土。难道你认为大乘经典,不足以作为修行法则吗?另外,释迦牟尼佛宣说《阿弥陀经》时,六方世界如恒河沙数的诸佛,全部现出广长舌相,劝导众生信受《阿弥陀经》。难道你认为六方世界的诸佛,也给后人留下这个祸根吗?

如谓六祖赵州等,不可不信。则龙树,马鸣,阿难,迦叶,释迦,弥陀,六方诸佛,诸大乘经,更为不可不信。若谓诸佛诸祖诸经,皆不足信,又何有于六祖赵州为哉。见近而不见远,知小而不知大。如乡民慕县令之势力,而不知皇帝之威德。小儿见铜钱而即拾,遇摩尼宝珠而不顾也。

如果你认为六祖大师,赵州禅师等人的话,不可不相信。那么龙树菩萨、马鸣菩萨、阿难尊者、迦叶尊者、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六方诸佛、诸大乘经典,则更应该是不可不相信啊。如果说诸佛、诸位祖师、诸大乘经典,皆不足以相信,又怎么有六祖大师和赵州禅师的伟大作为呢?你只见到浅近之处而不见到远处,只知小路而不知大道。就如同乡野村民仰慕县令的势力,而不知道皇帝的广大威德。又如同小孩儿看到几枚铜钱便去捡拾,遇到无价的摩尼宝珠而却视而不见一样啊。

汝还知永明四料简,所示禅净有无,利害得失乎。夫永明乃弥陀化身,岂肯贻人罪薮,谤正法轮,疑误众生,断灭佛种乎。

你还知道永明大师在《四料简》中,所开示的禅宗、净土的有无,及其利害得失吗?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的应化身,怎么肯给后人遗留祸根、诽谤正法、疑惑耽误众生,而断灭佛陀的种性呢?”

彼曰,永明料简,语涉支离,不足为法。何以言之,彼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若如所说,则今之禅者,类多皆看念佛的是谁。又有住念佛堂,长年念佛者。彼皆现世能为人师,来生即成佛祖乎。

他说:“永明禅师所作的《四料简》,言语显得支离破碎,不足以作为修行的法则。怎么这么说呢?他所谓的‘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若真像他所说,那么现在参禅的人,大多都是参‘念佛的是谁’这个话头。也有住在念佛堂,长年念佛的人,那么这些人真的能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吗?

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之愚夫愚妇,专念佛名者,处处皆有。未见几人临命终时,现诸瑞相,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也。故知永明料简,为不足法。

《四料简》又说:‘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现今有很多专门持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愚夫愚妇,这些人到处都有。我也没有看到几个人临命终时,能现出种种的瑞相,承蒙阿弥陀佛的接引,往生到西方去啊。由此可见永明禅师的《四料简》,不足以作为修行的法则。”

余曰,汝何囫囵吞枣,不尝滋味之若是也。夫永明料简,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先须认准如何是禅,如何是净,如何是有,如何是无。然后逐文分剖,则知字字皆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吾数十年来,见禅讲诸师所说,皆与汝言,无少殊异。见地若是,宜其禅与净土,日见衰残也。

我说:“你怎么如此囫囵吞枣,不知品尝滋味啊!永明大师所说的《四料简》,是大藏经的纲要宗旨,是修持佛道的明镜。首先,你必须认准什么是‘禅’?什么是‘净’?什么是‘有’?什么是‘无’?然后,再句句剖析,就会知道《四料简》字字就好像天造地设的一样,没有一个字不是极为恰当,没有一个字能够更改移动。我数十年来,见到一些禅宗讲经法师所说的,都和你所说的话一样,没有稍微的差异。大家的见解既然都是这样,那就不奇怪为什么禅宗和净土两个法门,一天不如一天,越来越衰败残缺了!”

问,何名禅净,及与有无,请垂明诲。

他说:“什么是‘禅’?什么是‘净’?什么是‘有’?什么是‘无’?请师父慈悲给我明确的教导。”

答,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离念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

我说:“所谓‘禅’,就是指我们人人本具的天真本来的佛性,也就是禅宗所说的‘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禅宗言语不说破,让人参究而自己悟得,所以他禅宗言语就是这样。实际上是指无能无所,即寂即照的离念灵知,纯真心体(离念灵知,就是完全没有分别思虑,而明白洞悉前境)。

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

所谓‘净土’,就是深信切愿,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并非是偏指理体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

所谓‘有禅’,就是指人们参究的功力至极,念虑寂静而情执消亡,彻底见到自己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即所谓的明心见性。

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有净土’,就是真实地发起菩提心,生起深信,发起誓愿,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理则恒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减。机修须依教起行,行极证理,使其实有诸己也。二者文虽相似,实大不同。须细参详,不可儱侗(longtong)。

所谓的‘禅’与‘净土’,只是针对教典和理体而言;‘有禅’、‘有净土’,乃是针对众生根器和修行来说。教典和理体则是永恒不变的本来,即使是佛陀也不能增加一点,凡夫也不能减少一点。不同根器的众生必须依教典来修行,修行到了极致,便可证得理体,使其证得西方实有全都是自己心中之境。这里所讲的‘禅净’、和‘有禅有净’,二者文字虽然相似,实际上大不相同,必须仔细地参酌详审,不可笼统不清。

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虽精进,心恋尘境。或求来生生富贵家,享五欲乐。或求生天,受天福乐。或求来生,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宏扬法道,普利众生者。皆不得名为有净土矣。

假如参禅没有开悟,或着开悟了而尚未透彻,都不叫做‘有禅’。假使虽然有在念佛,却偏执唯心净土而不信愿求生西方极乐,或者是有信愿而不真诚恳切,悠悠泛泛、散散漫漫,心中敷衍了事。或者修行虽然精进,可是心念贪恋于尘俗境界,或者求来世生于富贵人家,享受五欲快乐。或者求生天界,享受天人的福报安乐。或者求其来生之时,能够出家而为僧人,一听闻佛法即能悟得千般道理,得到佛法的大总持,宏扬佛法正道,普遍利益一切的众生。如此种种都不叫做‘有净土’。”

问,出家为僧,宏法利生,又有何过,而亦简除。

他问:“出家为僧,宏法利生,又有什么过失,而也要排除在‘有净土’之外呢?”

答,若是已断见思,已了生死,乘大愿轮,示生浊世,上宏下化,度脱众生者,则可。若或虽有智愿,未断见思。纵能不迷于受生之初,亦复难保于毕生多世。以虽能宏法,未证无生,情种尚在,遇境逢缘,难免迷惑。倘一随境迷,则能速觉悟者,万无一二。从迷入迷,不能自拔,永劫沉沦者,实繁有徒矣。

我说:“如果是已经断除见惑思惑烦恼、已经解脱了六道的生死、乘着慈悲的广大愿轮、示现出生于五浊恶世、上宏佛法下化众生、广度众生的菩萨则可以。若是虽然有些智慧和愿力,可是尚未断除见思二惑的人,即使他不迷惑于受生的最初之时,也很难保证其于一生或生生世世,不被种种境界所迷惑。因为他虽然也能够宏扬佛法,可是还没有证得无生法忍,情执的种子仍然存在,一旦遇着境界或遭逢众缘,难免不会被种种境缘所迷惑。假使一旦随着境界而迷失,那么能够迅速觉察醒悟者,一万人当中没有一个两个。从迷惑而陷入更大的迷惑,而不能自拔,因此而长劫沉沦生死,这种人实在是非常多啊。

如来为此义故,令人往生净土,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然后乘佛慈力,及己愿轮。回入娑婆,度脱众生。则有进无退,有得无失矣。未断见思,住此宏法,他宗莫不如是,净宗断断不许也。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释迦如来才令人先求往生西方,亲见阿弥陀佛而听闻佛法,证得无生法忍。然后,乘藉着阿弥陀佛慈悲之力,以及自己的本愿之轮,再回到娑婆世界,度脱一切的众生。这样就会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只有所得没有所失了。不断见思烦恼,居住在此娑婆世界宏扬佛法,其他的宗派都是这样,然而净土宗则断然是不允许的。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兼亦不知文义。孤负永明古佛一番大慈悲心,截断后世行人一条出苦捷径。自误误人,害岂有极。所谓错认定盘星,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也。

大多数世人以为,凡是参禅者便是‘有禅’,凡是念佛者便是‘有净土’。有这种看法的人,不但是不知道‘禅’和‘净’的含义,更是不知道《四料简》文句的意义。辜负了永明大师这位古佛的一番大慈悲心,截断了后世修行人一条出离苦海的捷径。自我耽误也耽误他人,这种危害无量无边。这就是所谓的认错定盘星,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