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印光法师楞严经讲解全集 > 第17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十七(第1页)

第17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十七(第1页)

知道你想要移居江苏南通的心意。虽然志向在于成就家里的子弟,而不知道子弟的成就,唯在于家教。

凡属子女,必须从幼教以孝弟忠信,勤俭温恭。至其长而入学读书,方有受益之基。倘自幼任性而惯。且无论无天资无善教。即有天资有善教,亦只成得个文字工人,儒门败类而已。

凡是子女,必须从小时候,教导他要孝、弟、忠、信、勤、俭、温、恭。到他长大了,进入学校读书,方才有受利益的根基。倘若从小任性娇惯。暂且不要说,小孩没有天赋资质,家长没有好的教导。即使是小孩有天资,家长有很好的教导,也只成为一个文字工人,儒门的败类罢了。

世有才高北斗,学富五车,而其所作所为,皆仗此聪明,以毒害生灵,毁灭道义者。其原皆由初无家教以为之肇也。

世间有的人,才高北斗,学富五车,而他的所作所为,都仗着这个聪明,来毒害众生,毁灭道义。这个原因都是由于,最初没有家教作为开始啊!

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与大学欲治天下国家者,必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起,同一臭味。此儒门教人希圣希贤之无上秘诀。舍是而求,皆其末耳。

周文王以礼法对待妻子,以身作则,以及为兄弟作出表率典范,来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与《大学》中说:想要治理天下国家的话,必须从格物(格除私欲)、致知(显明良知)、诚意(真诚心意)、正心(中正内心)而做起,是同一个味道。这是儒家教导学人仰慕效法圣贤的无上秘诀。舍弃这个来求成圣成贤,都是枝末啊!

为今之计,子女当能言语知人事时,即于家庭先令认字块(女子虽不必令其造大学问,断不可不识字,不通文理。母尚宜胎教。若识字通文理,则所生子女,便易为学矣)。

就现在来考虑,子女应当在会说话,懂人事的时候,就让他在家庭中先学认字(女孩子虽然不必定要她做大学问家,断然不可以不认识字,不通文理。母亲尚且应该胎教子女。如果认识字,通文理,那么所生的子女,就容易教他学习了)。

每一块纸方,只写一字,不可两面俱写。若两面写,则便同记口歌矣。日限几字,每日将认过熟字,又须遍认一二过。不上年余,便认许多。后读书时,凡读过者,通皆认得,不致有只记口歌之弊。

每一张的方纸,只写一个字,不可以两面都写。如果两面都写,就如同记诵口头儿歌了。每天限定认几个字,每天将认过的熟字,又必须全部再认一二遍。不到一年,就会认得许多字。后来读书的时候,凡是读过的字,全都认得,不会有只记得口头儿歌的弊病。

凡彼力能为者,必须令其常做以习勤(如洒扫执侍等)。凡饮食衣服,勿令华美。但凡抛撒五谷及损坏什物,无论物之贵贱轻重,必须告其来处不易,及折福损寿等义。倘再如此,定遭扑责,决不放过。如此则自能俭约,断不至奢侈暴殄。

凡是小孩力所能做的事,必须让他常做,培养勤劳美德。(如洒水扫地,拿物侍奉等)凡是饮食衣服,不要太华美。只要他抛弃丢撒五谷食物以及损坏器物,无论东西的贵贱轻重,必须告诉他来之不易,以及折福损寿等义理。倘若他再这样做,定会遭到杖打责罚,决不轻易放过。如此他长大后自然能够勤俭节约,断然不至于奢侈浪费。

及能读书,即将阴骘文,感应篇,令其熟读,为其顺字面讲演之。其日用行为,合于善者,则指其二书之善者而奖之。合于不善者,则指其二书之不善者而责之(彭二林居士家,科甲冠于江浙,历代以来,遵行二书,其家状元甚多,然皆终身守此不替)。如金入模,如水有堤。岂有不能成器,仍旧横流之理乎。

到了能够读书的年龄,就将《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令他们熟读,为他们顺着字面来加以讲说。他们的日常行为,符合善的地方,对照这二本书中指出的善加以奖励。行为如果不善,对照这二本书中指出的不善,而加以责罚(彭二林居士的家族,是江浙一带的科举冠军,历代以来,都遵行这二本书,他的家里,状元很多,然而都是终身守持这二本书不改)。如熔金倒入模器,如流水围有堤防。哪有金不能成器具,水仍旧横流的道理呢?

人之为人,其基在此。此而不讲,欲成全人,除非孟子以上之天姿则可矣。然读书之时,不可即入现设学校。宜合数家请一文行兼优深信因果之师,令其先读四书及五经耳。待其学已有几分,举凡文字道理,皆不被邪说俗论所惑。然后令其入现学校,以开其眼界,识其校事。不致动与时乖,无由上进矣。

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根基就在此处。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不讲,想要具备完美的人格,除非天资高过孟子以上的人才可能做到。然而在读书的时候,不可以马上进入现在的学校。应该联合几个家庭,请一位文才品行兼优,深信因果的老师,令孩子们先读《四书》以及《五经》。等到他们学业已经有几分成效,凡是文字道理,都不被邪说俗论所迷惑了。然后让他们进入现在的学校,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闻。不致于举动与时代乖离,没有办法上进啊!

能如是,则有天姿者,自能有为。无天姿者,亦为良善。独善兼善,自利利他,实不外此老僧常谈也。

能够这样,那么有天姿的孩子,长大自然能够有所作为。没有天姿的孩子,也能成为一个良善的人。穷困时修养身心;显达时兼利天下,自利利他,实不超出这些老僧常谈的话。

又前在扬州请感应汇编十三部送人,云雷亦送一部。次日云雷至寓,令为汝带一部去。彼令送余人,言当于有正书局去请。不知已请与否。此书文笔议论,悉皆超妙(有三几处微有碍,然大体俱好,故可取)。但不如安士全书之贯通佛法耳。除安士全书之外,当推此为第一。然此不易与妇孺开导。

又者,前些时候,在扬州请《感应汇编》十三部送人,张云雷也送了一部。第二天张云雷到了我的住处,令他为你也带一部去。他让送给其他人,说会在有正书局去请这本书。不知道已经请过这本书了吗?这本书文笔议论,都非常超妙。(有三个地方稍微有些妨碍,然而大体都好,所以可取。)但不如《安士全书》那样能够贯通佛法罢了。除了《安士全书》之外,应当推这本书为第一。然而这本书不容易与妇女小孩开导。

(光)于扬州,因见此书首未刻感应篇文,令其补刻。因寻其书,遂遇一本感应篇直讲。此书系大通家所着,其注直同白话。但顺文一念,其义自显。最宜于幼年子女。今将此寄来,以企依此训诲其子女,将来必能得实用而释亲忧矣(王雷夏曾刻彭希涑二十二史感应录,系正史事实,最易令人警惕,止有二本)。

我在扬州,因为见到这本书的开头没有刻《感应篇》的原文,令他们补刻。因此寻找《感应篇》这本书,于是找到一本《感应篇直讲》。这本书是一位大通家所写,他的注解同白话一样。只要顺着文一念,其中的意思自然显现。最适合幼年的子女。现在将这本书寄来,希望依着这本书来教导训诲你的子女,将来必定能够得到真实受用而解除双亲的忧虑啊(王雷夏曾经刻印彭际清的《二十二史感应录》,这是历代正史中的事实,最容易让人生起警惕,只有二本)。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蔚如所说,颇有道理。但尔我乃无知无识自了汉,其教人亦以自了汉之法则。彼乃欲人大通佛法,方期由兹深信净土。故致表面似不相合,而内情实各有所主,各有所长。及其弊也,则各有所失。若能取其益,不致成弊,则法门之大幸也。然而难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