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戒除心理上的偷盗,应当如何辅助修行?一是布施。偷盗源于贪婪吝啬,如果能纠正这种毛病,广泛行善,就能治疗贪婪吝啬,从而治愈心理上的偷盗。二是达观。偷盗源于执着,如果能深刻认识到一切外物都是虚假不实、空幻无常的,就不会产生执着,从而堵塞心理上的偷盗源头。
心理上不偷盗,就不会在暗处欺骗;心理上不偷盗,就不会引发争端;心理上不偷盗,就不会产生贪婪;心理上不偷盗,就不会产生执着。如果能做到这些,社会风气和国家政治怎么会不安宁?众生的心灵和行为怎么会不清净呢?
第三戒:心不淫
什么是淫?凡是沉迷于色欲的行为都叫淫。
凡是身体接触而沉迷于色欲的,固然已经是身体上的淫;然而,有时虽然没有身体接触,但心中已经系恋于色欲,追逐色欲,希望色欲,虽然不叫身体上的淫,实际上就是心理上的淫。
心理上的淫欲起源于意识,或是回忆以前的经历,或是贪念过去所见所闻,或是被邪恶的朋友言语所动摇,或是被闲书小说所吸引,或是平时不收敛目光,喜欢在道路上追逐美色,一看到美丽的身体,就被迷惑的心所牵引。或是临时不知防微杜渐,试图在戏曲中寻找乐趣,引发色欲,产生邪荡的念头,无法自控。这一切,有的是内在的业力自然发动,有的是外在的诱因引起的,于是在本来清净的心地上,产生了淫欲的污垢。
心理上的淫欲一旦产生,将会带来什么危害?一、邪淫的心一旦增长,道义的心必然会减弱。二、现在虽然只是心理上的淫欲,很快就会发展成身体上的淫欲。三、本来淫欲旺盛的人,心理上的淫欲越强,淫业就越重,年轻时会丧失名节,年老时会失去身体健康。四、本来珍惜名誉、懂得检点的人,现在因为突然产生淫欲的念头,因一时的糊涂,成为放纵行为的导火索,一旦失足,终身悔恨。五、如果是已经立志修行的人,现在突然产生心理上的淫欲,即使身体上的恶行没有形成,但心灵不净,之前的修行功德就会变成魔事,度人功德也会变成欺诈,怎能不在夜晚反思时感到羞愧,面对众人时默默自责呢?以上种种,一个念头不慎,种下妄因,惑业既成,招致种种苦报。现世会有清议、犯法、遭遇苦难、祸及家庭等报应,死后会有堕入恶趣、落入地狱等报应,具体报应的轻重取决于所造业的深浅,自作自受,毫无差错。而这些罪恶的根本原因,无一不是由心理上的淫欲引起的。进一步说,有心理上的淫欲就不能逆生死流,有心理上的淫欲就不能断轮回根,有心理上的淫欲就不能离烦恼障,有心理上的淫欲就不能成就清净觉。
因此,修身养性之道,不仅要禁止身体上的淫欲,更要重视心理上的不淫。
如何戒除心理上的淫欲?心理上的淫欲起源于观看邪色,因此应非礼勿视。心理上的淫欲起源于听淫声,因此应非礼勿听。心理上的淫欲起源于说戏言,因此应非礼勿言。心理上的淫欲起源于行为邪僻,因此应非礼勿动。心理上的淫欲起源于接近狂妄之人,因此应远离不端正的人。心理上的淫欲起源于无忌惮,因此应不履不清净之地。这样,邪恶的诱因被切断,心灵的恶念就没有滋生的机会了。
如果能心理上不淫,心灵就会清净,品德就会清净,行为就会清净,身体就会清净。因此,自律则自身美好,治理他人则他人顺服,推广到政治则政治清明,正风俗则风俗宁静。何况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本乎此才能超凡入圣,本乎此才能由戒生定。如果不断除心理上的淫欲,即使有种种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就像蒸沙想做成饭一样,是不可能成功的。
白话文翻译
第四戒:不起妄念
什么是妄?凡是不真实的语言,以及对他人不利的行为,都称为妄。因为语言不真实,意图欺骗他人,所以是妄语。行为对他人不利,无非是为了私利,所以是妄动。凡是已经有不真实的语言,已经有对他人不利的行为,当然都称为妄语和妄动。然而,有时还没有形成语言,还没有表现出来,但已经有了不真实的意图和对他人不利的意图,默默地在心中升起,这就称为妄念。
妄念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但可以概括为有所欲和有所不欲。凡是心中有所欲,就会产生一切爱取、贪着、痴迷、颠倒、争夺、欺诳、杀盗等种种罪业。凡是心中有所不欲,就会产生一切怨恶、偏私、嗔恨、悖慢、乖戾、欺诳、斗诤等种种罪业。这些罪业一开始只是起于一个念头,然后由一个念头发展成为意业,再由意业发展成为口业和身业。等到恶业形成,今生有了恶因,来世可能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不仅仅是现世偶尔受到恶业的苦报。
因此,修身养性之道,不仅要禁止不真实的妄语,禁止对他人不利的妄动,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和行为之前,戒除妄念。
如何戒除妄念?一、不可放纵心中的欲望。二、不可放纵心中的不欲。放纵是指放任不管,不加以制止。三、应当让心中的欲望都符合佛的智慧;违背佛的智慧的,就是心中所不欲的。下面简述理论和实践的方法:
(一)不可放纵心中的欲望。以财、色、名、食、睡五欲为例说明如下:
如果贪财,应当想到这几十个寒暑的虚假身体,转瞬即逝,何必为了钱财日夜不安,最终成为守财奴,死后堕入饿鬼道呢!(所有贪婪的人都会得到饿鬼的苦报)。常念此理,贪财的妄念就会逐渐平息。
如果贪色及声、香、味、触五种享受,应当想到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所感受到的快乐,转瞬即逝,受即是空,无非如梦如幻如电如泡,何必恋幻妄的空花,增加心灵的障碍呢?常念此理,色、声、香、味、触五欲的妄念就会逐渐平息。
如果贪名,好名之心似乎比好利更为清高,但仔细探究,求名者无非是为了有利于自己,所以求名仍然等于求利。当求名的念头升起时,应当想到虚空世界无非是妄想构成,世界无常,众生无常,我的色身不久便会如泡影般消逝,身体尚且不存在,我又在哪里?我不存在,名声又依附于何处?我无常则受名者空;众生无常,则名我者亦空;众生与我都无常,则所谓的毁誉之名也是空。如此深思,名字还有值得追求的价值吗?常念此理,贪名的妄念就会逐渐平息。
如果贪食,食物的意义非常广泛,包括四种世间食:一是段食,即充饥的饮食。二是触食,即眼、耳、鼻、舌、身五根的感受。三是思食,即思念和希望。四是识食,即由各种业熏习而成的阿赖耶识,使妄心相续不断。以上都称为有漏的世间食。这里主要讨论充饥的饮食。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似乎以食为欲,不应被视为妄念。然而,口腹之欲愈引愈深,看似微不足道,但危害极大。如果放纵口腹之欲,开始只是满足口腹,但随后会让人增长嗜好,引起杀生恶业,增加性情的暴躁,助长兽性和色欲,最终成为修道的障碍。有时即使想清淡些,也会因积习难改而无法自控。那么,食欲的危害有多大呢?学者应当认识到,饮食的作用只是暂时维持即将死亡的身体,随时食用,务必清淡,不心存贪念,这样才能不因口腹之欲而损害心性,不因小体而累及大体。常念此理,贪食的妄念就会逐渐平息。
如果贪睡,睡眠原本是为了休息身体,但应当适度。以不使身体过于疲劳为度。如果放纵睡眠的欲望,开始只是借口休息,接着会贪恋舒适,随后会增加懒惰,增强昏沉,其弊端会使善念因昏惰而被掩盖,不易产生。善行因懒惰而受阻,无法成就。而且,因昏沉而懒惰,因懒惰而更昏沉,因懒惰和昏沉而更加助长睡眠的欲望,那么心志将离善道越来越远,与恶道越来越近,多么可怕!常念此理,贪睡的妄念就可以逐渐平息。
(二)不可放纵心中的不欲。凡是心中有所不欲,必定对某人或某事心生嫌恶。既然嫌恶于此,必定对优于此的人或事心生贪爱。因此,应当认识到有所不欲的心,其实就是有所欲,就是爱染,就是贪着,就是虚妄分别,就是不平等,就是颠倒见,就是不真实,就是不利他,这些都是妄念。
(三)应当让心中的欲望都符合佛的智慧;违背佛的智慧的,就是心中所不欲的。凡夫不能无念,现在既然没有财、色、名、食、睡五欲的妄念,那么这个念该安住在何处呢?因此,应当以佛的智慧为念。佛的智慧是什么?即不执着于五欲,不执着于禅定,不执着于天人福报,不执着于二乘涅盘,只求证入如来神通秘密之藏,以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以佛的智慧为念,就是以求得佛的智慧为心之所欲;与其相反的恶法、小法、外道法、邪见法,违背佛的智慧的,就是心之所不欲。如果能以佛的智慧为心之所欲,以违背佛的智慧之道为心之所不欲,那么每一念都是正念,正念常住,妄念就无从生起了。
第五戒:不饮滴酒
什么是酒?凡是具有刺激性和猛烈性的饮料都是酒。饮酒的危害难以尽述,容易伤身,容易败德,容易误事,容易惹祸。在世俗的礼法中,稍微明理的人,都认为饮酒是过失,这一点非常明显,这里不再赘述,而只讨论其对修行的最大危害。对修行的危害有哪些?其一,扰乱心性。清明的心性会变得昏沉,柔和的心性会变得暴躁,条理的心性会变得错乱,从容的心性会变得颠倒,寂静的心性会变得叫嚣,会使本来没有罪恶、本来可以进入佛道的人,因这一过失而断绝了进入如来妙用清净之域的道路,这难道不是极其令人痛惜的事吗?其二,失去定功。修行禅定的人如法修行,已有进步,但因饮酒的缘故,可能会变得昏蒙或散乱,偶尔饮酒就会出现变化,多次饮酒则前功尽弃。其三,丧失功德。过去修习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等功德,一旦因酒误事,往往会破戒,使清净的功德出现缺失,这难道不是酒的危害很大吗?因此,修身养性之道,应当戒酒!应当戒饮滴酒!
如果能不饮滴酒,那么本来清净的如来藏心就容易开发显露;如果能不饮滴酒,那么过去修习的智慧功德就不会散乱丧失;如果能不饮滴酒,就能防止在微小之处出现混乱,不会因饮酒而断送修行成果;如果能不饮滴酒,就能树立榜样,可以劝人戒酒,化导大众。
以上是杀、盗、淫、妄、酒五戒。应戒的理由及心戒的方法已如上述。然而,如何能让了解这些戒律的人坚持不放,使戒行精纯呢?孔子的修身之道最重视三省;摩西的十诫也强调祈祷。这是因为不默念则入心不深,不时常练习则容易忘记。因此,学者应当每天随时随地,默默提起这些戒律,使自己不忘失,誓愿心不杀,不仅如此,还应对一切众生常存恭敬、爱护、救助、教化的心;誓愿心不盗,不仅如此,还应对自己的身体和所有物常存欢喜布施、尽量舍与的心;誓愿心不淫,不仅如此,还应对自己的身体和所欲常存永远断离微细爱恋的心;誓愿心不妄,不仅如此,还应在一切时、一切处常存勤求佛道、利益众生的心;誓愿不饮滴酒,不仅如此,还应在一切时、一切处常存远离嬉笑、散乱、放逸、懈怠、忿诤、骄慢的心。常以这些道理,体之于心,践之于事。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通过这五戒,先遮止一切恶业,再广泛阅读大乘经典,勤求无上佛智,逐渐成就一切功德,建立一方清净、十方清净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