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想当初她在将军府,无父无母的小丫鬟,整个府里也就老夫人对她多为看重两分,因此从小她就不敢任着性子来。老夫人孀居之人不爱出门,她便也时刻陪着老夫人。在将军府活了十年,最远的地方便是去了法华寺,其他的便一直守在荣安堂里陪着老夫人。
&esp;&esp;至于京城出了名的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元宵花灯节,她是一次都没有出府瞧过。这倒也罢了,其实最最简单的逛街买东西的体验,她也没有过。小小年纪,为了投老夫人所好,她愣是把自己也过老了好几十岁。
&esp;&esp;说起来,老夫人喜欢她护着她虽与她父亲祖父有关,但只怕与她的乖巧懂事也脱不了关系。
&esp;&esp;她瞧着热闹喧嚷的场景,心里鼓鼓胀胀的都是喜意。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心中更是跃跃欲试,要成亲啦,该买的可得认真的买,需要挑的也得好好的挑,成亲只有一次,且是一辈子的事,良明清这么看重,她也不能落后了。
&esp;&esp;良明清倒是头一回瞧见月梅这么高兴的样子,那忍不住勾起的嘴角和笑弯的眼睛,让她原本就比一般女子好看的眉眼更好看了几分。瞧着她灵动活泼的模样,良明清觉得成亲的那些东西没有托人买,而是亲自带她来挑实在太对了。
&esp;&esp;“走,咱们先去买首饰。”他指了路边的一个首饰店说道。
&esp;&esp;月梅点头,随着他走过去。
&esp;&esp;首饰店不大,东西品相和款式自然也是一般,说起来好些其实都不如她做小丫鬟时候主子的赏。
&esp;&esp;不过那是得的赏,这是她男人给她买的成亲首饰,再差也是好的。
&esp;&esp;月梅不是奢侈的人,且也不知道良明清如今流落在外手里到底还有多少银两,因此挑挑捡捡的,只选了一根银簪子,一对儿的细纹银手镯。
&esp;&esp;良明清也是瞧了一圈,最后什么也没给月梅拿。等结了帐出门,才说道:“等回了京,我带你去珍宝坊挑,那儿的首饰新颖又好看,京里的女子都爱去买。”
&esp;&esp;珍宝坊?
&esp;&esp;月梅脸上的笑意被这三个字砸的僵住,片刻之后,她扭头看良明清,“京城的珍宝坊,是专门卖首饰的?”
&esp;&esp;“对。”良明清道:“不止是京里有珍宝坊,全国各地有许多珍宝坊的分号。只不过珍宝坊总店在京城,最时兴的款式也都是从京城最先兴起,上至宫里的公主,下起地主家的小姐,只要出得起银子,都能去珍宝坊里买首饰。”
&esp;&esp;这个月梅倒是听说过的,只不过上层有上层的专供,下层也只能买下层的首饰。虽然都进得珍宝坊,可不同的人却买不到相同的首饰,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月梅猛然想起,自打变作了程月梅,她还没想到要去打听这是何年何月,在哪个朝代。
&esp;&esp;猛然听到了珍宝坊,她心里暗暗的有了猜测。
&esp;&esp;拉了良明清快速走到一处僻静处,她轻声问道:“对了,今年是?”
&esp;&esp;良明清会意,“成泰八年。”
&esp;&esp;成泰八年!
&esp;&esp;她是成泰七年秋末得的风寒,死在了成泰七年入冬的
&esp;&esp;良明清猛然停下,脚下收势不及,踉跄了两下才站稳。
&esp;&esp;月梅微微挑起眉头,有些不解的看向他,“怎么了?”
&esp;&esp;良明清涩然,顿了一刻,才摇了摇头,“没事。”
&esp;&esp;但他看着月梅的眼神却变了。
&esp;&esp;只有短短的一瞬,他自己没有发现,月梅当然也没看到。她不愿再被围观,拉了良明清的手,催促道:“没事咱们就快些走,这些人个个都在看咱们,真是快不自在死了。”
&esp;&esp;良明清闷笑出声,极为爽快的应了“好”,虽然步伐不太自在,但却依然加大了脚步。
&esp;&esp;两人各买了一双新鞋,又去找了铺子定了两床新被子。看着离和驴车主人约好的时间还早,又去街边一家馄饨店吃了碗馄饨才往约定的地方走。
&esp;&esp;一直等到了申时驴车才出现,其上的人又多了两个,早上赶来时候就已经有些挤了,这人又多了两个,等到良明清和月梅上车时,买的东西就只能背在身上了。